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莅官的意思、莅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莅官的解释

到职;居官。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居省寺者,不能以勤恪莅官,而曰务从简易。”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莅官之日少,闲居之日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然而捧檄莅官,有……因交代未楚,流落旧治,襤褸饥寒,惨同乞丐。”

涖官:任官。《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孔颖达 疏:“涖,临也;官,谓卿、大夫、士各有职掌。”《汉书·杜钦传》:“不孝,则事君不忠,涖官不敬,战陈无勇,朋友不信。” 清 方苞 《两朝》:“臣伏念自我皇上御极以来,凡所以敬天勤民涖官修政,以推广先帝遗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莅官”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到任官职、履行职务,强调官员亲临其位并行使职权。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莅官(lì guān),动词性短语:

  1. 到任就职

    指官员抵达任职地点,正式接受并开始履行职务。

    《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莅官行法。” 郑玄注:“莅,临也。” 意指在朝廷排列位次、治理军队、担任官职、执行法令时,都应严肃庄重。

  2. 在位履职

    强调在官职上实际处理政务,行使管理职责。

    *《汉语大词典》释“莅”为“临视;治理”,如“莅事”即处理公务,“莅官”即执掌官位。


二、字义溯源


三、内涵延伸

  1. 责任象征

    古代文献中,“莅官”常与勤政、廉洁关联,体现官员对职守的担当。

    如宋代王安石《敕参知政事王安石》:“尔其茂明德,以莅官。”

  2. 礼仪规范

    儒家强调“莅官以敬”,要求官员履职时保持庄重恭敬的态度。


四、典籍用例


五、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莅官”虽非常用词,但可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语境中,如“莅官清正”“莅官治事”等表述,延续其“履职尽责”的核心语义。


参考来源:

  1. 《礼记注疏》(国学导航
  2. 《汉语大词典》(汉语词典
  3. 《说文解字注》(汉字源流
  4. 《王安石全集》(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5. 《左传正义》(国学网

网络扩展解释

“莅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guān,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到任官职或开始担任官员的职务,强调官员正式履职的过程。


详细解析

  1. 字义拆分

    • 莅(lì):意为“到达”“亲临”,常见于“莅临”等词,强调亲至现场。
    • 官(guān):指官职、官位。
      组合后表示“到达官职所在”或“正式上任”。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或正式语境,描述官员就职行为。例如:

    • 唐代元稹《戒励风俗德音》提到官员需“勤恪莅官”;
    • 清代文献记载官员“捧檄莅官”,即持任命文书到任。
  3. 近义词与关联词

    • 莅任:同义替换词,如“莅官上任”也作“莅任”。
    • 到职:现代常用表述,但“莅官”更具历史色彩。

文献引用

该词在《礼记·曲礼上》《燕翼诒谋录》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强调官员履职需遵循礼法。


“莅官”是古代对官员就职的正式表述,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可参考《福惠全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柏实人白晰驳蚌拨云睹日步人后尘谄施抄窃尘面驰书筹募搭渡惔怕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冬学杜诗法乐仿宋体肥钝庚泥更造公曹关解暵暵好吃好喝宏通遑遑皇灼胡角胡虏见风使舵渐进胶言精细蹶跃浪沫酹献联电门孙米麦婥婥捻捻转韸韸寝阁青鵁清结色役杉板生台矢口狡赖嗣统酸味夙沙桃园结义腾轩天衣无缝污累五体投地乡面香麞萷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