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鵁的意思、青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鵁的解释

(1).水鸟名。即鵁鶄。 南朝 梁 吴均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之二:“崇兰白带飞,青鵁紫缨络。” 唐 元稹 《江边四十韵》:“篾餘笼白鹤,枝賸架青鵁。”

(2).猛禽名。又名海东青。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鷙禽来自海东,唯青鵁最嘉,故号‘海东青’。 兗 守 王仲仪 龙图以五枚赠 威敏 孙公 ,皆皁鵊鸦,不堪搏击。公作诗戏之曰:‘……青鵁独击归林麓,皁颊羣飞入网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鵁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由“青”与“鵁”二字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青”指深绿色或蓝色,常用于形容自然景物;“鵁”则特指古籍中记载的一类水鸟,其名称最早见于《山海经》,描述为“状如凫而赤目”的异禽。二者组合后,“青鵁”可理解为一种青色羽毛的水禽,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象征自然野趣或隐逸意象。

从词源学分析,“鵁”在《说文解字》中注为“鵁鶄也”,段玉裁引《尔雅》称其“似凫,脚高,毛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更具体记载其“嘴长而赤,顶有红毛如冠”的形态特征。这种鸟类在唐代诗歌中常被用作意象符号,如李贺《追赋画江潭苑》中“鵁鶄拨剌去”的描写,即通过动态描写展现其栖水特性。

需要注意,“青鵁”在不同文献中存在释义差异。清代吴任臣《山海经广注》认为其与“鸁鱼”存在混称现象,而现代动物学考证多将“鵁”对应为䴙䴘科鸟类,其青羽特征符合东亚湿地常见鸟类的生态特征。该词在《全唐诗》中共出现7次,多用于营造江南水乡的意境,如温庭筠“青鵁独鹤时往来”之句,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生物的细致观察。

网络扩展解释

“青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水鸟名(即鵁鶄)

  1. 基本特征
    鵁鶄(学名赤头鹭)是一种水鸟,体长约50厘米,喙长、脚高,夏季雄性头部、颈部及羽冠呈栗红色,分布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地。

  2. 文学引用
    南朝梁诗人吴均在《酬萧新浦王洗马》中写道:“崇兰白带飞,青鵁紫缨络”,唐代元稹《江边四十韵》也有“枝賸架青鵁”的描述,均指此鸟。

二、猛禽名(即海东青)

  1. 历史记载
    宋代庄季裕《鸡肋编》提到:“鷙禽来自海东,唯青鵁最嘉,故号‘海东青’。”此处“青鵁”指一种名为海东青的猎鹰,古代常用于狩猎。

  2. 实际用途
    海东青因凶猛善捕而受推崇,但文献记载中也有品质差异,如宋代兖州官员王仲仪赠送的几只青鵁被评价为“不堪搏击”。

该词需根据上下文区分指代对象:

别人正在浏览...

翱翔办公会议板税表语不豫拆东墙补西墙谄交穿房过屋村歌大包荡激灯树都根主儿惇睦伐谋凤啭扶毂关接官攒鬼头风蒿箭怀玺晖范豁喇肩胛见少款样廓张柳子戏渌水孖仔美酒面红面赤目逆而送攀沿平剑平靖祈雨砌砖三惑散绮散施少艾省陈生活方式深海市民收礼司啬松明火把速断塌撒维艰危栗违戾伟美窝逃遐尔闻名嶰律亵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