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意思、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详细解释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解释
唐 代*********碑刻。 唐 德宗 建中 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为景教士 景净 撰, 吕秀巖 书,概述 大秦 景教于 唐 贞观 九年(公元635年)从 波斯 传入 中国 后的活动和*********教义。碑底和两侧有古 叙利亚 文教士题名。为研究*********在 中国 的传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
词语分解
- 大秦的解释 古国名。又名 犁靬 、 海西 。古代 中国 史书对 罗马帝国 的称呼。 汉和帝 永元 九年公元年,西域都护 班超 遣 甘英 使 大秦 ,至 条支 ,临海而回。 桓帝 延熹 九年公元年 大秦 皇帝
网络扩展解释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唐代基督教(景教)的重要碑刻,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立碑时间: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文、吕秀岩书刻,立于长安大秦寺。
- 尺寸与材质:碑身高279厘米,宽99厘米,厚28厘米,黑色石灰岩材质,顶部为半圆形,上有盘龙浮雕碑额,底部为龟形基座。
二、名称含义
- “大秦”: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古称,此处特指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 “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其教义强调“光明”与“真理”,故以“景”(光明)为名。
- “流行中国碑”:记录景教在唐代传播情况的碑刻,碑文包含1780个汉字及古叙利亚文教士题名。
三、碑文内容与结构
- 教义部分:引用儒释道经典及中国史书典故,阐述景教核心教义,如弥赛亚降生、救世主事迹等。
- 传播历史:详述贞观九年(635年)至建中二年景教在中国的活动,包括受唐太宗接纳、多位皇帝支持等。
- 人物功绩:特别赞颂伊斯(Yazdhozid)的贡献,他在长安任三品官员,推动景教本土化发展。
- 装饰特征:碑额刻有希腊式十字架,周围环绕螭龙、莲花、百合等中西融合纹饰,体现宗教与文化的交融。
四、历史价值
- 中西交流见证:证实了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播史,且碑文记载的古罗马疆域信息为研究古代世界地理提供了文字佐证。
- 文字研究价值:碑侧叙利亚文曾被视为“死文字”,直至敦煌文献出土后才被破译,成为语言学重要资料。
五、保护与现状
该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书法艺术被誉为唐代楷书典范,兼具宗教与美学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意思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国境内现存的一块古代石刻,刻有汉字,记录着中国古代景教的传播情况。这块碑石意味着在大秦时期(指汉武帝时期)景教在中国的流行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该词拆分的部首是“石”和“示”,表示它是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它的总体笔画数为23。
来源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最早出现在山西忻州的统一寺,原本可能是在战乱中后迁徙的景教信徒带到这里的。现藏于山西省忻州市博物馆。
繁体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大秦景教流行拆分多数使用石竹示之形,但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例句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记录了古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组词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近义词
大秦景教传播中国碑
反义词
未知
别人正在浏览...
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徧告抃牛超擢揣想粗陋大放厥辞等温线钓篷低空濎滢冬训冻芋抖擞精神短檠防御使蜂虿之祸凤皇爵伏兔格列佛游记钩剔含糲恒阳慌惚蝴蝶厅嘉鲂肩带健康郊寒岛瘦基础课积分辑録金石乐积潴开奖苛止路尘马蠸梅福池默尔模铸女家缥红平均工资彊地青塘情天孽海桑虞深文鼠步鼠蹊梭腹素室贴力铁硬托承帷堂五贼下田谐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