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寥天的意思、寥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寥天的解释

(1).《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遂用“寥天”指道教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题壁赠杜侯杜四诗》:“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生寥天。” 唐 李白 《大庭库》诗:“莫辨 陈 郑 火,空霾 邹 鲁 烟。我来寻 梓慎 ,观化入寥天。”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性定自能潜福地,机忘真已入寥天。”

(2).辽阔的天空。 唐 姚月华 《怨诗》:“登臺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安得金粟影接寥天长,玉毫光共素月皎。” 周6*6*《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寥天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寥天"是汉语中具有文学意境的复合词,《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辽阔的天空",特指空旷高远、寂静清冷的天空景象。该词由"寥"(稀疏、寂静)与"天"(苍穹)组合而成,常见于诗词典籍中表达苍茫寂寥的意境,如唐代诗人贯休《秋夜吟》中"寥天月如雪"便以寥天构建出清冷孤寂的审美空间。

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寥"字条特别注明其与自然景象搭配使用时,往往带有主观情感投射,如"寥天"不仅是客观的天空描写,更承载着诗人对宇宙时空的哲学思考。现代语言学家周荐在《汉语词汇结构论》中指出,这类偏正式复合词通过单字意象叠加,形成"1+1>2"的意境扩展效果。

该词在《辞海》第七版中收录两个义项:① 空旷的天空;② 比喻辽阔寂静的意境,常见于山水诗画品评领域。需要注意的是,在佛教典籍《大智度论》梵汉对照本里,"寥天"曾被用来翻译"无垠的虚空",拓展了其哲学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

“寥天”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道教哲学中的虚无之境(太虚)

源自《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郭象注解为“与天为一”,指人顺应自然变化后达到的寂寥虚空境界,与宇宙本体融合。此用法多见于道家文献,例如:

二、自然景象中的辽阔天空

指广阔、高远的天空,常用于诗词描写,例如: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诗句中的用法,可参考《庄子》原文或唐宋诗词集。

别人正在浏览...

半途北房表表超负荷成冠毳衲打惨戴帽黨碑氮气刀勅道德信念答数雕辒鼎定都都抹抹附生虫輁轴怪慴犷语故事片儿汉帝豪犷褐煤简恤交纳骄盈甲子赍赐击退玑璿魁横离愁六冲隆崇迈衆赧汗蒲合七彩青狼秦诏版山藷绳律生杀神意市权实职损人利己夙诺素质教育铜鲸同心同德橐笔外洋王夏为期慰喻武帐向暮小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