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乐名。九夏之一,王出入时所奏。《周礼·春官·锺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驁夏》。”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王出入奏《王夏》。”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於以奏《永安》,於以奏《王夏》。”
“王夏”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周代礼乐名称 指周代宫廷乐曲《九夏》中的第一部分,用于君王出入重要场合的奏乐。这一含义源于《周礼》记载:
二、现代引申的成语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君主或权威者的统治力:
例句参考:
注:第一种解释为历史文献中的明确用法,第二种为现代词典的引申义,使用场景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王夏》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王”和“夏”。它的拼音读音为wáng xià。
下面是《王夏》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王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原指炎帝的后裔,也即华夏民族的一种代称。据《史记》记载,中国有黄帝、炎帝和夏禹三代,夏禹是炎帝的后裔,被封为夏王,开创了夏朝,所以有了“王夏”的说法。
在繁体字中,王夏的写法与简体字所示一致。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王夏的写法为「王夏」,并非现代简化字的「王夏」。这是因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汉字经历了形状和结构的调整与简化,以方便书写和阅读。
例句:
他拥有着天生的统治能力,被人们誉为真正的王夏。
与《王夏》相关的组词有:
与《王夏》近义的词语有:
与《王夏》反义的词语有:
总结一下,《王夏》这个词的意思是炎帝后裔、华夏民族的代称,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王”(四画)和“夏”(六画)。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与王夏相关的组词有王朝、夏天、夏至等。近义词包括夏铎、夏邑,反义词包括尧舜、商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