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賷赐”。赠送,赏赐。《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今有 许逊 原係 玉洞真仙 降世,应在此人收伏,望差天使賷赐斩妖剑,付与 许逊 ,助斩妖精。”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宦迹一》:“皆遣官賫赐,人臣之荣,亦仅见者。”
“赍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雅色彩的复合动词,其含义可从字源与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赍”本义为“持物以赠”,《说文解字》释作“持遗也”,引申为携带、赠送;“赐”指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赏给,《广雅》注为“予也”。二者合称“赍赐”,特指古代君主、贵族将财物或荣誉郑重授予臣属的行为,含庄重仪式感,如《后汉书》载“赍赐金帛,以荣其归”。
二、字源解析
“赍”从“贝”(象征财物)、“齎”声,构字体现以财物相赠的核心语义;“赐”从“贝”“易”声,声旁“易”含“给予”义,形声兼备。两字均属“贝”部,印证其与物质赏赐的关联。
三、用法与例证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如《资治通鉴》记唐太宗“赍赐功臣,不可胜计”,凸显帝王恩典的隆重性。现代语境中偶见于仿古表述,如“赍赐勋章以彰其功”。
四、同义词辨析
近义词“赏赐”侧重单向给予,“赍赐”则隐含“亲自送达”的郑重态度;“馈赠”多用于平辈,无尊卑色彩。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赍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以下是详细解释:
拼音为jī cì,意为赠送、赏赐。其中“赍”指携带或赠与,“赐”表示上级对下级的恩赏,组合后强调通过物品传递恩惠或奖励。
需注意与赙赐(fù cì)的区别:后者特指在丧事中赠予财物以助治丧,如《宋书》记载的“发诏赙赐”。而“赍赐”不限于特定场合,泛指一般性的赏赐。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或历史文献。如需深入理解,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或结合具体古文例句分析语境。
例如:
“天子赍赐千金,以彰其功。”
此句中的“赍赐”即体现君主对臣子的物质嘉奖。
摆站板直襃赏抱腰绿本来面目辨断标枝野鹿婢仆步綦吃穿用度珫璜慈兄窜逐代庖黨援登龙门地图断霓方位飞凫干政孤辰寡宿规为横艾悔痛互联网鹄觜靴家见户说焦子解战辑洽开店铠仗看杀戾虫六老柳下惠蜜食孥贿抢嘴佥判洽友起句缺讹三日新妇烧灰神变食限时针始作俑者书不释手锁闭俗情厅房题破山寺后禅院颓化危言核论五行家相接小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