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金线连缀甲片而成的精细锁子甲。 唐 杜甫 《重游何氏》诗之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緑沉枪。”《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 明 王世贞 《戚大将军入帅禁旅》诗:“ 细柳 尚虚金锁甲,前茅时缓碧油幢。”
金锁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精制铠甲,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以下方面解释:
定义与材质
金锁甲是以金属(通常为铁或钢)甲片通过金线或金属环连缀而成的锁子甲,属于古代防护装备中的高级形制。其工艺精细,兼具防御性与装饰性,常见于将领或贵族使用。
历史文献记载
象征意义
金锁甲不仅是防护工具,也象征身份与地位。其以金线装饰的特点,可能用于彰显穿着者的尊贵或军队的威仪。
金锁甲是兼具实用与象征价值的古代军事装备,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反映其历史和文化意义。
《金锁甲》意为由金制成的护身甲胄,用以保护身体免遭伤害的战衣。
《金锁甲》的部首是金(金字旁),由8画组成。
《金锁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的兵器制造。在战争时,士兵们戴上由金属制成的锁子甲,这种甲胄在战斗中能够提供额外的保护。后来,这种锁子甲逐渐被称为《金锁甲》。
《金锁甲》的繁体字为「金鎖甲」。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金锁甲》古时候的写法为「金鎖護甲」。
1. 他穿着一件金锁甲,显得非常威武。
2. 小说中的英雄战斗勇敢,仿佛身上穿着金锁甲一般坚不可摧。
1. 金戈铁马
2. 金刚不坏
3. 钻石甲胄
1. 金甲:与《金锁甲》意思相同,都是指用金制成的护身甲胄。
2. 金铠:也指由金属制成的战衣。
1. 布衣:指普通百姓穿的衣服,与《金锁甲》意思相反。
2. 裸体:没有穿戴任何衣物或护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