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辰的意思、芳辰的详细解释
芳辰的解释
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季。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赋》:“对芳辰於此月,属今余之遵暮。” 唐 陈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明 杨慎 《寿叙庵司马弟》诗:“绕膝斑衣当蔗境,何须止酒负芳辰。”
词语分解
- 芳的解释 芳 ā 花草的香气: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龄(年龄,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芳百世
- 辰的解释 辰 é 地支的第五位,属龙。 用于记时:辰时(上午七点至九点)。 时日:辰光。时辰。诞辰。 日、月、星的总称:北辰(北极星)。星辰。 古同“晨”,清早。 笔画数:; 部首:辰;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芳辰是汉语中具有古典意蕴的合成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芳辰"由"芳"与"辰"两个语素构成:
- 芳:《说文解字》训为"香艸也"(《汉语大词典》),本义指香气,引申为美好事物,如芳华、芳泽
- 辰:《尔雅·释天》注"辰,时也"(《古代汉语词典》),既指星辰运转,亦表时间概念
组合后特指承载着美好事物的时节,多用于描绘春季良辰或人生韶华。
二、词源发展
该词最早见于六朝诗文,如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凤林乘影度,芳辰启四围"。至唐代成为固定词汇,《全唐诗》共出现17次,如权德舆《古乐府》"二月芳辰动,三吴丽日悬",均指向万物复苏的春日时序(《全唐诗笺注》卷三二一)。
三、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古代"四时观"的具象表达:
- 物候象征:与桃花、兰蕙等意象并置,体现天人感应思想
- 情感载体:晏殊《玉楼春》"芳辰追赏懊游疏"中,成为寄托韶光易逝之思的文学符号(《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芳辰”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
本义
指美好的时光,多用于形容春季或特定的良辰美景。例如:
- 《反舌赋》中“对芳辰于此月”描绘春日景象;
- 唐代陈子昂诗句“暮春嘉月,上巳芳辰”以“芳辰”指代三月的上巳节。
-
延伸含义
也可泛指吉庆的时日,如《桃花人面》中“芳辰来易过”表达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字义分解
- 芳
原指花草香气,引申为美好的德行或声名(如“流芳百世”)。
- 辰
本义为“日、月、星的总称”,后衍生为时光、良辰之意(如“生辰”“时辰”)。
三、文学与用法示例
-
诗文引用
- 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芳辰集远坰”描写春日远游之景。
- 《红楼梦》中妙玉以“遥叩芳辰”祝贺宝玉生日,此处“芳辰”代指生辰。
-
现代用法
常见于祝福语或雅致表达,如“恭贺芳辰”“良辰芳节”。
四、相关词拓展
- 近义词:芳序、良辰、嘉时
- 关联词:芳华(青春)、芳菲(花草)、辰光(时光)
“芳辰”既可用于描绘自然时令之美,也可表达对人生美好时刻的赞颂,兼具诗意与实用性。
别人正在浏览...
罢北邦国殄瘁伻图宾烕逼眼卜日漕仓持素弛行辵辵戳脊梁辞旨大高单杠掂量刁羊顶角东方人二谏费靡封公呵卵脬后重黄池黄石编驩宴华轩金牕纠戾军中无戏言掯阻可心诓哄老骥伏枥冷泉林离柳腰盲谈貌敬明情贫落拼音字母青镂情种妻娶全卦子蘧庐散诞筛春伤俗守株缘木死胔岁纪檀来铁券文曈曈讬天五传下次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