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谢土的意思、谢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谢土的解释

古代房屋盖成后酬谢土神的一种祭祀形式。 明 李贽 《移住上院边厦告文》:“今尚未塑佛,未敢入居正室,且亦未敢谢土。”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东观汉记·钟离意》:‘出奉钱,使人作市屋,既成,谓解土,祝曰。’案:即今所谓谢土也。”参阅 汉 王充 《论衡·解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谢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词源及民俗实践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谢”

    本义为“认错、致歉”(《说文解字》),引申为“感谢、酬答”。此处取“用仪式表达感恩”之意,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举行仪式表示感谢”。

  2. “土”

    指土地、土壤,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土地神”(社神),如《礼记·郊特牲》载“社祭土而主阴气”,体现古人对土地的崇拜。

二、词义定义

谢土指建筑工程竣工后,举行祭祀仪式以酬谢土地神的民俗活动。其核心目的是:

三、民俗实践特征

据《中国民俗大典》记载,传统谢土仪式包含:

  1. 设坛祭祀:在工地设香案,供奉五谷、酒肉等祭品。
  2. 焚香诵经:由道士或风水师主持,诵读祭文并焚化符箓。
  3. 符镇宅邸:在梁柱、门楣张贴“谢土大吉”符箓,象征驱邪纳福。

四、文化意义

谢土仪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如《周易·文言》所言“与天地合其德”,强调人类活动需敬畏自然、遵循生态伦理。该习俗至今仍流行于闽南、潮汕等地区,列入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福建漳州谢土习俗)。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钟敬文.《中国民俗大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3. 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4. 王文锦.《礼记译解》. 中华书局, 2001.

网络扩展解释

谢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祭祀仪式,具体含义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本定义

谢土指古代房屋建成或重大工程完工后,为酬谢土地神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该习俗源于对土地的敬畏,认为动土施工会惊扰土地神灵,需通过仪式表达歉意与感恩。

二、仪式形式

  1. 核心环节:供奉三牲(猪、牛、羊)、酒食、香烛等祭品,向土地公、地基主及当境神祈福。
  2. 特殊禁忌:旧俗忌送钟表类礼物(因与"送终"谐音),现代简化后多保留焚香祷告等核心程序。
  3. 现代演变:部分地区将乔迁与谢土合并举行,既庆贺新居又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三、文化内涵

四、相关延伸

该仪式也应用于墓葬文化,称"圆坟谢土",即在安葬后通过培土祭祀告慰亡灵、祈求家族昌盛。

注:具体仪轨因地域有所差异,建议参考《土风录》《论衡·解除》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埃米尔白炜兵无斗志侧立缠裹赤位愁黯窗花蹈波地老鼠地头鬼逗镘丰衣足食否桑府库庚穴诡辟顾三不顾四海堤寒丹讧争哗词皇运缓期晖晖隳行交股民籍地劫轮金钗锦鞯禁食九亲苛殃苦船苦艼赖婚练巾林徒率导履迹锚绳免丁内乱瓯抠普恩钦犯人文科学扇影水操思归其雌苏区讬财晚出威化吴二娘曲险奥小乙下上西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