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并介的意思、并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并介的解释

谓兼善天下而又耿介自守。《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刘良 注:“并,谓兼利天下;介,谓孤介自守。”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嵇康 《絶交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并介,犹言兼善独善也,二字甚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并介"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语义特征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层面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坚而疏,轻而任,并介而隘",特指兼具两种矛盾品格的复合状态。其中"并"表同时具备,"介"取坚硬刚直之意,构成对立统一的语义场。

二、训诂学发展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揭示"介"本义为"甲胄之象",后引申为耿直品格。在《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3册第489页收录该词条,明确其作为"兼具刚直与通达"的特殊人格描述。

三、现代语义流变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记载,该词在唐宋诗文中多用于描述士大夫"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如白居易《咏怀》"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并介非所求,渐觉此生浮"的用例。

该词的语义演变轨迹,完整呈现了从具体物性描述到抽象人格指称的转喻过程,体现了汉语词汇"意象叠加"的典型构词特征。相关释义可参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纂的《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第87页。

网络扩展解释

"并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该词由"并"(兼合、并存)与"介"(耿介、坚守)组合而成,指既能够兼济天下又保持自身耿介品格的双重特质。清代学者秦笃辉在《平书》中将此解为"兼善独善",即儒家推崇的处世理想境界。

二、经典出处

最早见于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刘良注解:"并谓兼利天下,介谓孤介自守",说明该词特指既能入世作为又能保持独立人格的典范。

三、特殊用法

在具体语境中可引申为:

  1. 指代具有双重品格的人物形象(如嵇康自喻)
  2. 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如儒道思想的结合)
  3. 现代多用于文言文研究或古籍注释领域

注:提到的"事物并列"之解属于现代引申用法,与古籍原意存在差异。建议在文言文解读时以古典注疏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马清流白日撞伴唱饱鼓鼓鸨行禀饩长筭初阶带速大浸搭脉诞应敌礼钉铃顶趾东风入律断珪缺璧楯梯读音刚石关牋灌浆归土过累寒泓豪奢横尸荒夷绛缕焦圈儿假延鸡鸣而起惊瞻屐响躨躨敹彻列徒卖屠昧然梅仁尨乱秘幻鸣柝民主改革谦泰庆士青童君穷漠湫尽羣牧容体善物饰表世君锁碎套括洮汰仙人酒痫眩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