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居丧期间的起居行止。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即日孝履支持,预慰所望,誌文实録,读之感噎。” 宋 苏轼 《与冯祖仁书》之三:“比日孝履何如……岁莫惟更节哀自重。”
“孝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传统语境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核心含义
“孝履”指居丧期间的起居行止,即丧亲者在服丧期间的行为规范与日常起居。该词常见于古代书信或慰问语境中,表达对守丧者生活状态的关切。
词源与结构
“孝履”是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专有表述,结合了“孝”的伦理内涵与“履”的行为指代,反映了古代对丧礼规范的重视。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仿古语境中。
《孝履》是一个汉语词汇,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孝”和“履”。
“孝”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和关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履”表示行走,脚步踏地,引申为遵循、践行。
因此,《孝履》的意思就是遵循孝道,孝顺父母的行为。
《孝履》这个词中,“孝”这个字的部首是“子”,笔画数是4;“履”这个字的部首是“尸”,笔画数是13。
《孝履》这个词是出自《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履之不愉,如之何?”意思是说,孝和弟是成为仁的基础,如果不能践行孝道,那又如何称得上仁爱呢?
在繁体字中,“孝”和“履”都保持不变,仍然是“孝”和“履”两个字。
在古代汉字书写时,有多种不同的字体和写法。根据《说文解字》,古时候“孝”字的写法为“老”字上加“子”字的组合;古时候“履”字的写法为“尸”字下加“彳”字的组合。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写法已经逐渐淘汰。
1.他对待父母非常孝履,始终关心照顾。
2.作为子女我们要时刻铭记孝履之道,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组词:孝敬、孝顺、孝子孝女、履行、履职。
近义词:孝义、孝行。
反义词:不孝、不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