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左右邻居。《元典章·刑部三·谋叛》:“今后,做歹的人为头儿处死,财产人口断没。安主两隣不首同罪。”
“两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部分现代资料(如)尝试扩展其含义至国家或地域关系,但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传统释义为主。
如需查看更多实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元典章》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两邻》意为亲近的邻居、相近的地方。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距离较近或关系较亲密的两个群体或地区。
《两邻》的部首是“口”,共6画。
《两邻》这个词的来源不太明确。可能是由于古代人们善于以邻为壑的文化传统,使得邻里关系非常重要,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群体称为“两邻”。
《两邻》的繁体字为「兩鄰」。
在古代汉字中,有一种写法是将《两邻》的“口”字旁加一横,形成「哭」字,“口”字上下各加一横,形成像是人闭口哭泣的样子。
1. 他们住在《两邻》,经常互相帮助。
2. 两个邻国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与交流。
1. 双邻:形容四邻皆好,关系亲密。
2. 三邻:形容三个相邻地区。
3. 邻国:指与自己国家接壤的其他国家。
4. 邻居:指住在附近的人。
5. 邻里:指住在一起、生活在相近地方的人们。
1. 邻近:指距离接近或相近。
2. 亲密:形容关系密切。
3. 相邻:指相接、紧挨在一起。
1. 相距:指两个地点或物体的距离较远。
2. 疏远:形容关系变得遥远或冷淡。
3. 陌生:形容对方不熟悉或不认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