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马、牛等蹄的凹部所患奇痒难忍的湿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治马瘙蹄方:以刀刺马腕丛毛中,使血出,愈。”
“瘙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ào tí(瘙不读sāo),主要含义如下:
指马、牛等牲畜蹄部凹处所患的奇痒湿疹,属于一种牲畜常见病症。该词最早记载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书中提到治疗方法是“以刀刺马腕丛毛中,使血出,愈”,即通过放血缓解症状。
高权威性网页(1、3、4)均强调其本义为牲畜蹄病,而比喻义仅出现在中等权威性网页(2),建议优先以本义为核心理解。
《瘙蹄》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指马匹患上瘙痒疾病,蹄部发痒。
《瘙蹄》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疒”和“足”,它们分别表示疾病和蹄部。根据部首的位置,“瘙蹄”包含12个笔画。
《瘙蹄》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中的记载。在古代,瘙痒的马蹄是常见的情况,所以产生了这个词语。
繁体字是“瘙蹄”的另一种写法。它的写法是“癩蹄”,使用了“癩”这个繁体字来表示瘙痒的意思。
在古代,字形和现代有一些差异。古时候,“瘙蹄”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仍然是使用“疒”和“足”两个部首组合而成。
1. 这匹马不断地瘙蹄,看来得给它治疗一下了。
2. 马厩里的马都瘙蹄了,看来得找兽医来检查一下。
瘙痒、瘙痒症、瘙痒感、蹄部、蹄病、蹄叶
马蹄疾病、蹄癣
健康的马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