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绝气的意思、痛心绝气的详细解释
痛心绝气的解释
形容悲愤到极点。《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復获苏息,所以痛心絶气,悲慨弥深。”
词语分解
- 痛心的解释 ∶伤心吴之民方痛心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深感痛心 ∶悲愤;痛恨令人痛心 ∶心疼;舍不得看到洗碗槽里的白饭,真是痛心得很详细解释.犹伤心。《东观汉记·伏湛传》:“微 过 斥退,久不復用,识者
- 气的解释 气 (氣) 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
专业解析
"痛心绝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形容极度悲痛,以致气息衰竭、心神欲绝的状态。
字源拆解:
- "痛心":指内心剧烈痛苦,如《汉书·晁错传》"痛心疾首"所示;
- "绝气":气息断绝,引申为悲痛到窒息或昏厥的程度,如《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注疏中"气绝"表生命垂危之意。
二、典源追溯
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对悲怆情境的描写。例如:
- 《后汉书·袁绍传》 载董卓暴行后"百姓嗷嗷,痛心绝气",描述民众悲愤至极之态 ;
-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 亦有"读之令人痛心绝气"之句,强调文字引发的强烈情感冲击 。
三、语用特征
- 情感强度:多用于丧亲、国难等重大悲剧场景,程度重于一般悲伤;
- 修辞效果:通过生理反应(气息断绝)强化心理痛苦,属夸张修辞;
- 现代使用:常见于书面语与文学创作,如悼文或历史叙事中。
四、权威参考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形容悲痛到极点";
- 《辞源》(商务印书馆)引古籍用例佐证其历史语境 ;
-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标注其书面语属性及情感层级 。
附:同义辨析
相近词如"痛心拔脑"(《颜氏家训》)侧重精神煎熬,"肝肠寸断"(《敦煌变文集》)强调生理痛苦,而"痛心绝气"兼具二者,更具窒息般的绝望感(暂未找到直接出处,综合多部词典释义归纳)。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古籍用例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痛心绝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òng xīn jué qì,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
基本含义
形容因极度悲伤或愤怒而情绪崩溃的状态,常指对某件事感到痛心疾首、悲愤交加,甚至达到无法承受的程度。
-
词语分解
- 痛心:内心极度痛苦、悲伤;
- 绝气:原指气息断绝,引申为悲愤到极点或绝望至极。
-
出处与典故
出自《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此句描述桓温因战局反复、功败垂成而悲愤难抑。
-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表达对重大打击、不公事件或理想破灭的强烈情感反应。例如:
- 描述历史人物遭遇背叛时的情绪;
- 感慨社会不公或灾难性事件带来的精神冲击。
-
用法与注意
- 作谓语或宾语,需搭配具体事件背景;
- 属正式表达,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扩展补充:该成语强调情感的双重性(悲痛+愤慨),近义词如“悲愤填膺”,反义词暂无明确对应词汇。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严肃性。
别人正在浏览...
办公室自动化悲嘅冰斯常准缠织谌义赤钟雠书触鳞辞隆从窳祠堂词艺打鬼迨吉鵰心雁爪多重国籍多股该臧皋吕个人业主制企业瓜时祸发齿牙祸福相依讲仪寄奴稽若旧派拉火老阳两性连续剧淩侮沦破梅花书院明瑟摩天楼南昌能尔酿王啮龁泡澡千陌轻飘权衡觑步三寸舌赏春神虎视草台四禅定思无邪肃澄台翰天对天廷跳皮筋蜩螳铜尺土鸡瓦犬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