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韦娘的意思、韦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韦娘的解释

即 杜韦娘 。 唐 代著名歌妓。后用作一般歌妓的美称。 元 马祖常 《次前韵》之四:“乐部 韦娘 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似他这百媚 韦娘 ,共你个风流 张敞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半放红梅,只少 韦娘 一曲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韦娘

释义

“韦娘”是汉语中对唐代著名歌妓杜韦娘的简称,后泛指才艺出众的歌妓或舞女。该词源于唐代刘禹锡诗作《赠李司空妓》中的典故,以“春风一曲杜韦娘”赞誉其技艺,后成为古代文学中歌妓的代称。


历史渊源与文学引用

  1. 唐代典故

    刘禹锡在《赠李司空妓》中写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此处“杜韦娘”指中唐时期技艺超群的歌妓,因刘禹锡的诗句广为流传,“韦娘”逐渐演变为才艺女子的代称。

    来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收录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4109页)。

  2. 戏曲与词牌衍生

    宋代以后,“杜韦娘”被用作词牌名,如《杜韦娘调》,见于《钦定词谱》。同时,元明清戏曲中常以“韦娘”指代主角歌妓,如明代传奇《紫钗记》中“韦娘”象征才情与风骨。

    来源:清代万树《词律》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12页);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8页)。

  3. 现代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将“韦娘”释为:“唐歌妓名,后用作歌妓的通称”,强调其从专名到泛称的演变。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文化意象与演变

“韦娘”承载了古代艺人的文化符号:

来源: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05页);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


注:因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版本多需权限访问,此处仅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如需电子资源,可检索“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中华经典古籍库”(publish.ancientbooks.cn)。

网络扩展解释

“韦娘”是汉语词汇,原指唐代著名歌妓杜韦娘,后泛指歌妓或擅长歌舞的女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释义

  1. 本义
    特指唐代歌妓杜韦娘,因其才艺出众,名字逐渐演变为对歌妓的泛称。

  2. 引申义
    后世文学作品中,常以“韦娘”代指歌舞技艺精湛的女性,或作为歌妓的美称。例如元代马祖常诗云:“乐部韦娘舞小垂”,即用此意。


二、文学引用

  1. 诗词戏曲中的使用

    • 元代李好古《张生煮海》:“百媚韦娘,共你个风流张敞”,以“韦娘”比喻风情女子。
    •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半放红梅,只少韦娘一曲催”,借指缺少女乐助兴的场景。
  2. 文化意象
    该词多用于烘托歌舞升平的氛围,或暗含对风月场所的描写,具有典型的文化隐喻色彩。


三、其他解释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背景或具体作品分析,可参考古典诗词集或戏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矮个子哀眷暴下梐梱壁厢不精细惨澹经营策府策书吹打淳漓春种典蒙雕华跌逿蝶几父亲割势鬼花狐哄动宦夫徽徽会勘解固锦标社谨户箕坐菊琖据争口引魁封老大爷零雰龙亢吕霍马上看花猛打懵懵面斤秘典拍戏嫖客跷跷板七言体曲别针曲伎饰动失配收孥顺旨松桷损耗玩偶之家无风独摇草翔天险折衔巵小寡魈鬼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