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猫的意思、李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猫的解释

(1). 唐 李义府 的外号。《旧唐书·李义府传》:“ 义府 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故时人言 义府 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明 王世贞 《鸣凤记·世蕃奸计》:“笑里藏6*刀胜 李猫 ,偏宜相府为爪牙。”

(2). 唐 李林甫 的外号。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荒唐·章惇为猫》:“ 林甫 口蜜腹剑,谓之‘李猫’。”

(3). 南唐 李德来 的外号。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咏戏具》“二 李 当年应媿尔”原注:“ 唐 李义府 、 南唐 李德来 俱号‘李猫’。”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李猫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李猫”是历史上对三位人物的贬义外号,均以“猫”暗喻其表面温顺、实则阴险的性格特征。具体解释如下:

1. 李义府(唐朝)
最著名的“李猫”指唐高宗时期宰相李义府。据《旧唐书》记载,他表面温和恭谦,常带笑容,但内心阴险狠毒,时人评价其“笑中有刀”,又因“柔而害物”的特性被比作猫,故称“李猫”。明代王世贞在戏剧《鸣凤记》中亦用“李猫”讽刺其两面派行为。

2. 李林甫(唐朝)
唐玄宗时期权相李林甫同样被称为“李猫”。他因“口蜜腹剑”的伪善手段闻名,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明确提到这一别称,强调其表面友善、背地构陷的特点。

3. 李德来(南唐)
南唐官员李德来也被冠以“李猫”之名,但史料记载较少,仅部分词典提及,具体事迹不详。

词义解析
“猫”在此处为隐喻,突出人物外表温顺无害、内在狡诈阴险的矛盾形象,与“笑面虎”等词类似,常用于批判伪善权臣。该词多见于史书及文学作品,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李猫的意思

《李猫》是一个中文词语,指的是一个人在外面看似快乐,其实体验到很大的压力和困扰的状态。这个词语形象地比喻了表面上看起来温顺可爱的猫,实际上内心受到了痛苦和纷乱的折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李猫》这个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包含了两个部首:木(木字旁)和犬(犬字旁)。

李字的笔画数目为7个,猫字的笔画数目为10个。

来源和繁体

《李猫》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小说《红楼梦》中。在小说中,李猫是黛玉的情感寄托和心灵依托,在她的压力和困惑中,李猫象征着她内心真实的自我。

李猫的繁体写法为「李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李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旧字形为「李」,而猫字则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1. 其实他一直是一只李猫,笑眯眯的样子下隐藏了无尽的痛苦。

2. 她化悲愤为力量,才能在李猫的遮掩下继续坚持。

组词

李猫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李猫化身:指一个人不断改变自己的形象,试图隐藏真实的内心。

李猫难遇:比喻难以遇到的罕见事物或人才。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李猫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病猫、隐忍、内伤。

与李猫意思相反的词语有:真实、外放、坦然。

别人正在浏览...

白眼贝阙珠宫比较鼻肿眼青鬯碍错讹刀风等杖定封度假多花放马后炮番休匪军飞熟风雨同舟膏粱文绣鬼狐由氿滥豪蠹后梁黄婆呼服见证人鲛鯋焦尾琴惊奇旌棨救火扬沸旧科剧坛铿纯课余空名告老尊莲座力持沴怪美差眠云卧石谬乱宁辑潘园坯布铅椠乞贷奇离古怪起征染霜摄知书介说士特甚铁轮腕足微子香军湘女庙仙童鸮心鸝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