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的意思、后梁的详细解释
后梁的解释
(1). 南朝 梁 岳阳王 萧詧 降 西魏 ,被立为 梁 帝,史称 后梁 (公元554年-587年)。又称 北梁 。
(2). 五代 之一。 朱温 代 唐 称帝,国号 梁 ,史称 后梁 (公元907年-923年)。《资治通鉴·后梁纪一》 胡三省 注:“《通鑑》以前纪已有 萧梁 ,故此称曰 后梁 。”
词语分解
- 后的解释 后 (③后⑥後) ò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后。后福。后期。 指次序
- 梁的解释 梁 á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
网络扩展解释
后梁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时期的政权名称,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五代后梁(907-923年)
-
朝代归属
为五代十国时期首个中原王朝,取代唐朝,标志着中国进入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阶段。
-
建立背景
由朱温(朱全忠)建立。其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降唐并逐步控制中原,907年逼迫唐哀帝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
-
疆域与都城
以河南为中心,控制今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是五代中疆域最小的政权。初都开封,后迁洛阳。
-
统治特点
- 朱温暴虐多疑,引发内部政变(如912年被次子朱友珪弑杀)。
- 柏乡之战(911年)败于李存勖,丧失战略主动权。
-
灭亡
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并攻灭后梁,末帝朱友贞自尽。
二、南朝后梁(554-587年)
又称北梁,由南朝梁宗室萧詧(chá)降西魏后建立,定都江陵。作为西魏/北周附庸政权存在,587年隋朝统一时灭亡。
区分要点
《资治通鉴》将五代朱梁称为「后梁」以区别于南朝萧梁。若无特别说明,通常指五代后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后梁》是一个有着丰富含义的词语。下面将对该词进行拆分、来源、繁体字、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后梁》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后和梁。其中,“后”部分的部首为“彳”,共两画。而“梁”部分的部首为“木”,共五画。
来源与含义:
《后梁》这个词在历史上指的是五代时期的一个朝代,即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二个朝代。后梁的建立者是朱全忠,他以武力夺取并统一了中原地区,并自封为梁王,建立了后梁。因此,“后梁”这个词在历史上特指这个朝代。
繁体字:
由于《后梁》是简体字,所以其繁体字形式为「後梁」。
古时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写作“後梁”的部分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形态基本保持一致。古时汉字的书写相对于现代汉字来说,较为简练,但整体上还是可以辨认出与现代相同的形态。
例句:
1. 《后梁》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五代朝代。
2. 他的家族在《后梁》时期拥有相当大的权势。
组词:
与《后梁》相关的组词有:后梁王朝、后梁帝国、后梁文化等。
近义词:
在历史上,与《后梁》具有相似含义的近义词有:后唐、后晋、后汉等,这些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他朝代。
反义词:
与《后梁》相对的反义词是“前梁”,指的是五代时期的梁朝(907年-930年)。
综上所述,《后梁》是指历史上五代时期的一个朝代,是朱全忠建立的并统一中原地区的一个王朝。它由“后”和“梁”两个字组成,其中“后”的部首为“彳”,笔画是两画,“梁”的部首为“木”,笔画是五画。古时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繁体字为「後梁」。组词有后梁王朝、后梁帝国等,近义词为后唐、后晋、后汉等,反义词为“前梁”。
别人正在浏览...
傲世轻物残客层见错出唱喁剗子箭成礼宸极初间春史催切答抗担差大礮打伤傎到鼎国定香剂东踅西倒端门嚲翠贰师翻样飞翮官价轨度寒翠汉光号灯胡博词火场狡慝戒骄戒躁具道老郎神流连立言蝼螲鸬鷀陂轮裳耐战内燕俳谐顷危邛遇遒躁起薪麴神软垂垂睒瞲事与心违识主水路蜀芥私盐透脱驝駞王明君王宰吾兄霞友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