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利比亚的意思、利比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利比亚的解释


北非国家。临地中海。面积17595万平方千米。人口4405万(1995年)。首都的黎波里。除沿海狭长地带外,基本上为沙漠。气候干热。石油工业为经济支柱。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利比亚(阿拉伯语:ليبيا,英语:Libya)是北非国家,全称“利比亚国”(State of Libya),其词义与地理、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1. 地理含义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东接埃及和苏丹,西邻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南界尼日尔和乍得,国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首都的黎波里。全境95%以上为沙漠和半沙漠,仅沿海有狭长绿洲带,气候干热。

  2. 语言与民族
    国名“利比亚”源自希腊语“Libúē”,原指北非地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主要民族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伊斯兰教为全民信仰。


二、历史沿革

  1. 古代文明

    • 公元前3世纪建立努米底亚王国,后受罗马帝国统治。
    • 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当地,引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
  2. 殖民与独立

    • 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控制,1912年成为意大利殖民地。
    • 1951年独立为利比亚联合王国,1969年卡扎菲政变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 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国名定为“利比亚国”。

三、经济与社会

  1. 资源与经济
    石油是经济支柱,曾为非洲重要产油国,但因长期战乱导致经济衰退。

  2. 社会现状
    人口约710万(2022年),以阿拉伯人为主,多聚居沿海城市。局势持续动荡,政治分裂严重。


四、文化象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或当前局势,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利比亚

利比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为利和比,总共有13个笔画。利字有3个笔画,比字有10个笔画。

利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古代写法为“斿”,意为刻碑。比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金文,古代写法为“匕”或“比”,意为匕首。

利比亚一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利亮亞」。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利”字的变体形式有“厉”、“离”等。而“比”字的变体形式有“匕”、“它”等。

例句:
1.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
2. 这个国家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

一些由“利比亚”组成的词语有:
1. 利比亚人:指来自利比亚的人。
2. 利比亚语:指利比亚的官方语言。

与“利比亚”相关的近义词有:
1. 沙漠国家:因利比亚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而得名。
2. 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利比亚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之一。

与“利比亚”相关的反义词有:
1. 欧洲:利比亚位于非洲,与欧洲相对。

别人正在浏览...

八百壮士百擧爆炒豆儿别籍异财鬓颔播降嘲哮重圆雌呿雄吟当不起捣气登峰造极调外非道德主义佛钵估喝跪香喝月宏钜皇扃浣花笺胡钉铰回眼觳折简板贱息竞技咎悔开六空投隆岳马步院眯梦民碞凝立乔装改扮顷忽全礼趋附日月参辰色目省笔适称识鉴饰赂树榾栋孰化暑热松轩隋圜陶侃之僻桃源客万死不辞万箱围观雾叠武生贤从线绨鲜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