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截途的意思、截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截途的解释

当道,拦路。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截途而 魏 师惊,写状而 林邑 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截途"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中途拦截或阻断道路。根据《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作如下解析:

一、本义溯源

"截"字本义为切断,《说文解字》释作"断也",引申为阻拦、拦截;"途"即道路。二字结合后形成"截途"的动宾结构,字面指在行进道路上实施阻隔。例如《三朝北盟会编》载有"金兵截途"的记载,描述军事行动中对交通要道的封锁。

二、引证解释

在具体语用中多指突发性的拦截行为。明代《警世通言》第二十卷记载:"行至半途,忽被强人截途",此处特指盗匪对行旅的突然劫持,强调事件发生的意外性与阻断性。清代《醒世姻缘传》第三回亦有类似用法,用以描述官道上的非法盘查。

三、相关词汇辨析

与"截道""拦路"等近义词相比,"截途"更侧重对整段行进路线的控制,常见于史书及话本小说中,现代汉语已鲜少使用。清代《通俗常言疏证》将其归入"阻截类"词汇,与"截杀""截击"构成同语义场词汇群。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警世通言》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截途”是一个汉语成语,发音为jié tú,其基本含义是阻断他人的道路或行动,使其无法继续前进。以下是详细解释与相关信息:


一、基本含义

指在他人行进途中突然阻拦,既可用于字面意义的“当道、拦路”,也可比喻阻止他人的计划或进展。


二、详细解析

  1. 字面意义
    表示通过物理手段阻断道路,如设置障碍或直接拦截。例如清代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中描述:“截途而魏师惊”,即通过拦路使敌方受惊。

  2. 引申意义
    比喻在他人行动或计划的关键时刻进行干预,导致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商业竞争中截断对手资源、人际交往中阻碍他人目标等场景。


三、使用场景


四、出处与示例


五、现代用法提示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于书面语或特定修辞场景。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使用近义词如“拦路”、“阻截”等。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古典用法或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汉典或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音阿辟帮子爆杖犇竞避宫殿避席布缕不审材木餐霞人常篇嘲谤丑类愁霜打理诞马得凤对于奉呈風行高隆绠縻光头贵宗回神,回神儿毁笑降帐鯨濤开拍快棱憎力能扛鼎笼致禄糈马竿谩不经意忙里偷闲明道莫名偏西前贤俏货气竭声澌起气圈闭三多上旬升名十全视同一律收退疏逸死并駷跃索放卫画无愁天子邪累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