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明的意思、崇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明的解释

(1).尊崇。《后汉书·樊準传》:“故虽 大舜 圣德,孳孳为善; 成王 贤主,崇明师傅。”《魏书·世宗纪》:“莫不崇建胶序,开训国胄,昭宣《三礼》,崇明四术。”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后集·达理》:“ 涪陵 譙天授 牧牛图诗一章,言其崇明礼法,目无邪视。”

(2).犹高明。指卓越杰出的人物。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五:“ 管仲 死已久,墓在西北隅;后面崔嵬者, 桓公 旧塚庐。君来诚既晚,不覩崇明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崇明"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源自权威汉语词典:


一、动词性含义:发扬光大、显扬

释义:指使某种事物(如德行、功业、文化等)得到彰显、提升或推广。

出处:

  1. 《汉语大词典》:

    "崇明"意为"尊崇而光大之",强调对高尚品质或事业的推崇与弘扬。例如《后汉书·张衡传》中"将崇明轨"即表达推行光明正道之意。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为"尊奉并显扬",多用于描述对礼法、德行的倡导,如《礼记·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可引申此意。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二、名词性含义:地名(上海市崇明区)

释义:中国第三大岛,长江入海口冲积形成的沙岛,现为上海市辖区。

出处:

  1. 《中国地名大辞典》:

    "崇明"因五代时期置"崇明镇"得名,取"崇"(高耸)、"明"(开阔)二字,寓意地势高显、水域澄明。

    (来源:崔乃夫主编《中国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2. 《辞海》(第七版):

    崇明岛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面积约1267平方公里,以生态农业和湿地保护区闻名。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崇明"兼具动词的抽象意义(弘扬光大)与具体地名指代(上海崇明岛),二者均承载文化内涵:前者体现传统价值观中对德行的推崇,后者反映地理特征与历史渊源。

网络扩展解释

“崇明”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主要分为成语含义和地名含义两类:


一、成语含义

  1. 基本释义
    “崇明”由“崇”(尊敬、推崇)和“明”(高明、显赫)组成,表示对人或事物的高度尊崇与推崇。例如《后汉书》中“崇明师傅”即强调尊师重道。

  2. 引申含义

    • 尊崇礼法:如宋代文献提到“崇明礼法,目无邪视”。
    • 指代杰出人物:南朝鲍照诗中用“崇明”形容卓越人物。

二、地名含义(崇明岛)

  1. 名称由来

    • 五代时期:始称“崇明镇”,“崇”取高耸之义,“明”指清明平坦,合指“高出水面且平坦的明净沙洲”。
    • 明代调整:朱元璋将“祟明”改为“崇明”,强化儒家“光明通达”的价值观。
  2. 历史与文化

    • 行政变迁:从唐代沙洲到元代的“崇明州”,再到明清的“崇明县”,因沙洲涨坍多次迁治。
    • 文化象征:崇明学宫(现崇明博物馆)为代表,承载海岛垦拓精神,涌现沈廷扬、王清穆等历史名人。
    • 生态意义:现为世界最大河口冲积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三、总结

如需进一步了解崇明岛详情,可参考崇明学宫展览或官方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鼇署班劳霸图驳炙参事长椎琛献迟任初校次鳞电石气鼎力断章取意读者非亲非故凤彩鸾章俸缎分均覆前戒后高远怪羽诡故黄茅汇注讲呈説告江湘景星麟凤九老图菌桂俊游矩杀沮泽恳悫狼主链轮列岳罗布麻陪斗漰泙鹏衢颇丰签押处前载轻劲琼山穷壮人情物理仁闻若干上三旗婶子时讳时苗留犊试香十样蛮笺死静沓浪涂鸦响震细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