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锡号的意思、锡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锡号的解释

赐予封号。《史记·三王世家》:“使诸侯王封君得推恩分子弟户邑,锡号尊建百有餘国。”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锡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赐予尊号或封号”,属于古代礼制用语。从构词角度分析,“锡”通“赐”,指帝王自上而下给予封赏,常见于《周礼》《礼记》等典籍;“号”即名号、称号,代表身份等级或功绩表彰,如《说文解字》释“号”为“名称也”。组合后,“锡号”特指君主对臣属、宗教人物或特定群体授予正式称号的行为,例如宋代对道士赐予“先生”“真人”等道号即属此类。

该词的使用范畴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帝王封赏功臣,如《宋史·职官志》载“凡锡号,必因功特授”;二是宗教领域授予修行者法号;三是宗族礼法中的谥号追赠。需注意的是,“锡号”与“谥号”存在区别:前者为生时所赐,后者为死后所评,二者在《通典·礼典》中有明确分界。

(注:因古籍文献数字化版本未公开提供具体段落链接,以上引用标注来源为《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本、《宋史》《通典》等权威典籍,实际研究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国家图书馆古籍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锡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锡号(拼音:xī hào)意为赐予封号,其中“锡”通“赐”,表示赏赐、授予;“号”指封号、尊号。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用于描述帝王或尊长对臣属、亲属的封赏行为。


二、引证与用法

  1. 历史典籍

    • 《史记·三王世家》记载:“使诸侯王封君得推恩分子弟户邑,锡号尊建百有餘国。” 此处“锡号”指分封诸侯时授予封号。
    • 唐代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诗中“锡号”体现对太夫人封号的尊崇。
  2. 构词解析

    • 锡:本义为金属元素(符号Sn),但在古汉语中常假借为“赐”,表赏赐、恩赐。
    • 号:指封号、称号,如帝王赐予的爵位或尊称。

三、综合释义

“锡号”属古代礼仪制度中的专有表述,强调通过封号体现身份与地位的提升。其用法多见于史书、诗词等正式文体,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锡”的其他含义(如金属特性、姓氏等),可参考相关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昂首阔步鼇掷鲸吞遍行草舍吃不住劲垂祉打靶大估彫轸定断逢贤把赠富贵逼人服丧覆宗各剌剌根柢花鼓环比皇时化日光天悔痛会宴火地降落疾颠集录积歉磕擦括总梁园里层罗刹日朦朦盼念彭家珍牵裳汽化清伦擎受穹礴冥搜曲录床肉案软钉子失伍收治书人厮迤厮逗讼声唐伯虎外孙子尪顿帷薄不修五斗折腰芜根汙沟五色书相尤仙居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