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雾渤 ”。雾气蓬勃蒸腾貌。 唐 王潭 《双瀵泉赋》:“风骇雾勃,烟涌云蒸。” 元 蒲道源 《新曲米酒歌》:“天旋雷动飞玉尘,雾渤云蒸成麯糵。”
“雾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雾勃(拼音:wù bó,注音:ㄨˋ ㄅㄛˊ)指雾气蓬勃蒸腾的样子,也可写作“雾渤”。例如:
部分资料(如)提到“雾勃”作为成语时,可引申为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强调发展的迅速与意外性。例如:“雾勃大怒”形容怒气突然爆发。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网络词典,传统文献中较少出现。
该词多用于文学描写自然景象,若需表达“突然发生”的抽象含义,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用。
《雾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早上雾气浓厚、迷蒙的样子”。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天空或环境中雾气浓厚的情景。
《雾勃》这个词的部首是“雨”,拆分后的笔画是11画。
《雾勃》一词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有一种说法是它来源于古代农民对于大雾的形象化描述。
《雾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霧勃」。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雾勃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意及形象。
1. 早晨的雾勃弥漫在田野中,仿佛令人置身于仙境之中。
2. 那天雾勃袭来,路上行人纷纷披起了雨衣。
1. 雾气
2. 雾霾
3. 雾寒
4. 雾蒙蒙
5. 雾茫茫
1. 雾蒙蒙
2. 雾茫茫
3. 雾气弥漫
4. 雾雨朦胧
5. 雾翳蒙蒙
1. 晴朗
2. 明亮
3. 无雾
4. 清澈
5. 透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