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击石拊石的意思、击石拊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击石拊石的解释

敲打石磬。《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蔡沉 集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石,磬也。”《列子·黄帝》:“ 尧 使 夔 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簫韶》九成,凤凰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裴楷等》:“ 武帝 即位,有猛虎入 建康 郭,象入 江陵 。上意不悦,以问羣臣。无敢对者。 王莹 曰:‘昔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陛下膺録御图,虎象来格。’”亦省作“ 击拊 ”。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击拊之初,觉《钧天》合律。”《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宰相 张濬 为脩奉乐县使,求知声者,得处士 萧承训 等,校石磬,合而击拊之,音遂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击石拊石”是源自中国上古时期的礼乐术语,特指两种不同的石器演奏技法。《汉语大词典》解释“击”为敲打,“拊”为轻拍,二字分别对应力度差异的演奏方式,合指用石器乐器进行完整演奏的仪式行为。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原始乐舞场景。据《礼记·乐记》郑玄注,石特指磬类乐器,作为“八音”中唯一石制乐器,具有沟通天地的祭祀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礼乐研究显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编磬实物印证了这种演奏技法的历史渊源。

从文化内涵分析,“击石拊石”包含三重象征:其一体现阴阳观念,“击”为阳刚之力,“拊”属阴柔之术;其二反映礼乐制度中“节”与“和”的辩证关系;其三承载着“天人感应”的原始宗教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音乐史》指出,这种演奏技法后来演变为钟磬乐悬制度的核心要素。

现代语境中,该词除用于古乐研究外,还被引申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创新。如故宫博物院古乐器复原工程,便以“击石拊石”为方法论指导,既严格遵循古法制作,又运用现代声学技术进行改良,相关成果已被《文物》期刊收录为典型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

“击石拊石”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指敲打石磬的行为,其中“击”表示重击,“拊”表示轻击,两者结合体现演奏石磬时的不同力度与节奏。

2.出处与文献依据

3.字词分解

4.引申与争议

5.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礼乐活动,或借喻和谐之音感化万物的意境。例如:“击石拊石,凤凰来仪”(《智囊补》)。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列子》原文或权威注释(如蔡沉集传)。

别人正在浏览...

鼇阙八俊砭割不受欢迎的人不相投赤萍垂曜刺刺挠挠从私翠纶桂饵,反以失鱼麤密调开肚里有偻罗遁俗丰禋改聘跟即钩弋夫人固定资産鬼哭神愁鸿稀鳞絶花萼楼惑眩奬饰角冠胶胶扰扰校勘学郊使节疤进牋锦衣纨裤媿汗量力度德力疾领航浏涟丽刑麋论瞑色密属瓢堂辟寒钗娉内祈盼趣役剩客狮头鹅爽当鼠妇私愿宿柔铤糖饴逃富通禀推广玮丽巍丽文斾五鼎亨五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