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蔽塞。 明 高攀龙 《讲义·宣与贵章》:“盖仁是人人具足的,只被那世情俗见封蔽了,不得出头。”
“封蔽”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封闭、堵塞,或限制信息的传播,常用于形容物理空间的封锁或抽象层面的信息隔绝。
词义解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政府封锁消息、限制媒体报道,或封闭特定区域以控制人员流动等语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反义词或例句,可参考相关词典来源。
「封蔽」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堵住或关闭某个出入口,阻止进出或传播。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寸」和「艹」,共计12个笔画。
「封蔽」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字形为「封閉」,「閉」字由「門」和「丿」组成。
在古代,「封蔽」的写法和今天一样,总共有12画,由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组成。
1. 由于台风的影响,航班被封蔽了。
2. 他封蔽了窗户,以防止外界噪音进入。
1. 封锁:指限制或阻止信息、消息、人员等的传播或进入。
2. 封闭:指关闭或堵塞某个通道、出入口。
3. 封存:指将文件、资料等密封或封存起来,以备后用。
1. 关闭:指将门窗等关闭,不让其打开。
2. 堵塞:指用物体堵住或填塞某个孔洞或通道。
1. 敞开:指把门窗等打开,不进行封堵或关闭。
2. 开放:指对外界开放,不进行封锁或限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