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line] 谢绝;婉言拒绝
(1).除去。 宋 辛弃疾 《浣溪沙·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词之三:“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顰。殷勤谢却甑中尘。”
(2).谢绝。 明 唐顺之 《运使张东洛墓碑铭》:“自为进士,服除,赴选,邑令贐之二十金,公谢却之。”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五:“老总不久要向 江西 出发,他希望着你去,但我们都委婉地谢却了。”
"谢却"是一个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是婉言拒绝或推辞。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语言研究的详细解释:
指有礼貌地、委婉地拒绝他人的请求、邀请或馈赠。
示例:
他谢却了朋友的盛情邀约。
她谢却了对方赠送的贵重礼物。
本义为辞别、告辞(《说文解字》),引申为“推辞”“拒绝”,如“谢客”“谢绝”。
本义为退后(《说文解字》),引申为“使退却”“不接受”,如“推却”“却之不恭”。
合成词义:通过委婉言辞使对方收回请求或馈赠,强调礼节性拒绝。
“谢却:婉辞拒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谢却:推辞;拒绝。”
(来源: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326-5325-3)
“日前收到惠函,因事冗未能即复,谢却之罪,尚祈鉴谅。”
“我因着他们一番厚意,只得谢却了。”
词语 | 差异点 |
---|---|
谢绝 | 更强调明确、直接的拒绝,语气较正式。 |
推辞 | 侧重因谦让或客气而拒绝,隐含“不敢当”之意。 |
婉拒 | 与“谢却”最接近,均突出委婉态度。 |
适用于需保持礼节的人际互动,如:
“谢却”是汉语中表达礼貌性拒绝的书面化词汇,承载传统文化中“谦逊守礼”的交际原则,其释义与用例在权威辞书及经典文本中均有明确依据。
“谢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谢却”主要有两层含义:
谢绝、拒绝
除去
“谢却”既可表达礼貌拒绝,也可用于文学中描述“去除”的动作。其古义多与生活场景相关,现代则更侧重人际交往中的婉拒。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差异。
八纮偪塞泊如插圈弄套澄视滀漯摧眉戴高帽单纯词澹默丹青客大傩丹曦登宰发妻伐棠風靡雲蒸辅将俯眺溉田公引挂灯结彩灌丛圭首顾况果熟蒂落扢支支鼓铸局后劲镬煮户限为穿交混疾忌寖昌寖炽金精绝仁弃义俊厨俊刮铠骑率野蓦地里棚子屏蔽门起藳青灯黄卷青稞酒仁君热蓬蓬三更半夜石端明石帆时乖运拙世扰俗乱水陆毕陈违隔伟秀文康嚣譊消禳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