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引的意思、公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引的解释

官方证件。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姚 之田亩,贡赋未尝纳, 商父 ( 刘商父 )闻其风久矣。至官,深嫉之,检 姚 所欠赋税,以公引追纳。”《元典章·刑部十三·防盗》:“凡行路之人,先於见住处司县官司,具状召保,给公凭,方许他处勾当。若公引限满,其公事未毕,依所在例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引"一词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历史性计量单位术语,现当代已废止使用。根据《汉语大词典》及《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该词具有以下两重含义:

一、作为古代盐业专用计量单位 特指清代盐运司颁发的官方盐引凭证,一引等于200-400斤(具体数值因朝代盐法调整而变动)。该制度始见于《明史·食货志》,至清雍正年间形成完备的盐引管理体系,具有政府专卖许可性质。

二、作为度量衡过渡单位 在民国初期推行公制改革时,曾短暂作为"公制引"的简称,1公引等于100米,属于十进制长度单位体系中的辅助单位。此用法载于1915年北洋政府《权度法》第三章第七条,后随1929年《度量衡法》颁布而废止。

该词现已退出日常语言系统,仅存于历史文献及专业研究领域。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理解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其计量属性与经济凭证属性,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折算标准存在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

“公引”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官方证件或公文

指古代官府颁发的正式文件,用于身份证明或事务办理。例如:

二、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指中国历史上通过公开考试、面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用于官府招募。例如:

三、公制长度单位

作为量词时,1公引=100米(公制),等同于“引”:


使用注意:前两种含义属于历史用法,现代已较少使用;第三种为专业计量术语。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如古代文献中多指官方文件,而现代技术文本可能指长度单位。

别人正在浏览...

白文印罢吏冰谿步打球触露村佣忉怛打启发凋槁斗唇合舌风晓负败宫女功一美二功庸鹳雀楼鸿絧猾恶互插江天棘匕金婚尽美尽善迥阔纠发裾拘坎廪狂游裤腰凉薯凌暴凌波流杂轮子埋年门正牛粪暖灵螃蜞扁舟破头烂额前灵七辰秋溟仁草塞默啬吝什么时候收置思顾厮琅随份子素木贪滥铁碇危阽无名印向赴谢委叶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