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语。谓传法无遗漏,如水之从此瓶泻于他瓶。语出《大般涅槃经》卷四十:“我所説十一部经,一经於耳,曾不再问,如写瓶水,置之一瓶。” 唐 李俨 《道因法师碑》:“写瓶均美,传灯在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后学冠世,妙辩光前,我惟衰耄,遇斯俊彦,诚乃写瓶有寄,传灯不絶,法教弘扬,伊人是赖。”
“写瓶”是一个具有佛教文化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写瓶”源自《大般涅槃经》卷四十,原指佛教中传法的精准性,比喻将佛法从一容器(瓶)毫无遗漏地倾注到另一容器中,强调教义传承的完整与准确。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用此词形容佛法的延续:“写瓶有寄,传灯不绝”。
部分资料(如)提到“写瓶”可形容书法或文笔流畅优美,但此用法在权威佛教典籍及常见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用。建议优先以佛教术语含义为准。
提示:若需进一步探究佛教语境中的具体用例,可查阅《大般涅槃经》或唐代佛教文献原文。
「写瓶」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写」和「瓶」两个字组成。
「写」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汉字,它的意思包括书写、记载和描写等。在这里,「写」表示书写或记载的行为。
「瓶」是一个指代容器的汉字,它的形状通常是窄长的,用于装载液体或某些物品。在这里,「瓶」表示一种容器。
「写瓶」的右边部首是「瓦」,表示与陶瓷制作有关的事物。它的总笔画数是「14」。
「写」的右边部首是「曰」,表示与言语、语言有关的事物。它的总笔画数是「5」。
「写瓶」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书法家将书写与瓶子相结合形成的一个词语,用来形容书写的流畅和规整。
在繁体中,「写瓶」的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是使用与简体相同的写法,或者有一些微小的差异。
在古代,「写瓶」这个词的写法并不完全相同。一种常见的写法是「寫瓶」,其中的「写」字在古代常用「寫」字来代替,表示相同的意思。
1. 他将自己的感受写进了一封情书,信封上封存了这段爱情的甜蜜。
2. 她拿起笔,开始写一瓶饱满的故事,字句间流露着她内心的情感。
3.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瓶没有封口的公式,要求学生们来补充完整。
组词:写字、写作、写书、写意。
近义词:书写、记录、记载。
反义词:删减、删除、抹去。
板授鞁乘卑怯避祸就福碧藕不知所可草薙趁哄纯钧戴头地圻逗哏短弧独茅封篆蝜蝂孚育抚喻跟声钩别固定资产贵妃粉候驿荒居花盐花院箭端进丁棘皮动物老馋柳鬟胧肿炉丁眉子坑摸门不着沐猴舞沐泳蹑空草宁一贫贱之知浅才劝引瑞马伤夷声名烜赫石家庄石铓时议十族兽糖树敦泰室贪慢讨呵欠頽然脱樊外呈答玮瓌祥除相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