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語。謂傳法無遺漏,如水之從此瓶瀉于他瓶。語出《大般涅槃經》卷四十:“我所説十一部經,一經於耳,曾不再問,如寫瓶水,置之一瓶。” 唐 李俨 《道因法師碑》:“寫瓶均美,傳燈在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憍薩羅國》:“後學冠世,妙辯光前,我惟衰耄,遇斯俊彥,誠乃寫瓶有寄,傳燈不絶,法教弘揚,伊人是賴。”
“寫瓶”是一個具有佛教文化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寫瓶”源自《大般涅槃經》卷四十,原指佛教中傳法的精準性,比喻将佛法從一容器(瓶)毫無遺漏地傾注到另一容器中,強調教義傳承的完整與準确。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曾用此詞形容佛法的延續:“寫瓶有寄,傳燈不絕”。
部分資料(如)提到“寫瓶”可形容書法或文筆流暢優美,但此用法在權威佛教典籍及常見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優先以佛教術語含義為準。
提示:若需進一步探究佛教語境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大般涅槃經》或唐代佛教文獻原文。
「寫瓶」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寫」和「瓶」兩個字組成。
「寫」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漢字,它的意思包括書寫、記載和描寫等。在這裡,「寫」表示書寫或記載的行為。
「瓶」是一個指代容器的漢字,它的形狀通常是窄長的,用于裝載液體或某些物品。在這裡,「瓶」表示一種容器。
「寫瓶」的右邊部首是「瓦」,表示與陶瓷制作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是「14」。
「寫」的右邊部首是「曰」,表示與言語、語言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是「5」。
「寫瓶」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是古代書法家将書寫與瓶子相結合形成的一個詞語,用來形容書寫的流暢和規整。
在繁體中,「寫瓶」的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規定,可能是使用與簡體相同的寫法,或者有一些微小的差異。
在古代,「寫瓶」這個詞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寫瓶」,其中的「寫」字在古代常用「寫」字來代替,表示相同的意思。
1. 他将自己的感受寫進了一封情書,信封上封存了這段愛情的甜蜜。
2. 她拿起筆,開始寫一瓶飽滿的故事,字句間流露着她内心的情感。
3. 老師在黑闆上寫了一瓶沒有封口的公式,要求學生們來補充完整。
組詞:寫字、寫作、寫書、寫意。
近義詞:書寫、記錄、記載。
反義詞:删減、删除、抹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