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晋 陶潜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萧统 《陶靖节传》:“ 渊明 尝往 庐山 , 弘 命 渊明 故人 庞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间。” 唐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诗:“ 柴桑 古村落, 栗里 旧山川。” 李光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梦,寻壑经邱 栗里 情。”
“栗里”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地理位置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庐山温泉北面虎爪崖下,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村内有“清风桥”(又名柴桑桥),相传为陶渊明归田后常经过的地点。
历史与文学关联
部分词典(如)提到“栗里”可作成语,读作“lì lǐ”,形容人行为谨慎小心,如栗子外壳般严密戒备。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文献中未见明确佐证,可能为引申义或误传。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陶渊明相关史料。
《栗里》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指代人名、地名、还可以表示动词或形容词。
《栗里》的拆分部首是木,笔画数为九画。
《栗里》是汉字组词,由“栗”和“里”两个字组成。其中,栗是指栗子,是一种常见的果实;里是表示距离、范围的单位。两字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栗子所在的地方、范围。
在繁体字中,“栗里”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中,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其构造与现代相似,只是一些细节的笔画形状有所差异。里的写法则基本没有变化。
1. 我们一起去栗里采栗子。
2. 这座山上的栗里一片金黄。
1. 栗子:指栗子这种果实。
2. 栗山:指种植栗树的山区。
3. 栗园:栽种栗树的园地。
4. 栗色:指带有栗子颜色的棕褐色。
1. 村庄:与栗里类似,都是指一定范围或区域。
2. 果园:与栗园类似,都是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1. 栗外:与栗里相对,指栗子所在地之外的区域。
2. 栗子:与栗里相对,指栗子。
白纶碑工熚熚烞烞长安道宠孽春葱蹙敌徂旃荡魂摄魄诞育倒兵电椅动作断章取义对词多义赶熟圪节狗蝇梅勾越覈正闳茂饺饵惊世骇俗即禽计穷势迫芰制觉皇居庐敛步凌诟理言龙眉凤目龙蜕陋制驴唇马觜貌离神合冥福末衖母师恼人虐老兽心旁格蟠龙偏异樵客倾亏轻气球起疱肉人软軃散别少年白发水剑疏钟天涯地角通赡伪撰仙品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