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宗的意思、覆宗的详细解释
覆宗的解释
毁败宗族;灭族。《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周书·文帝纪上》:“臣闻誓死酬恩,覆宗报主,人伦所急,赴蹈如归。” 清 戴名世 《徐节妇传赞》:“当是时,天下兵起,往往千里之间,皆成墟莽,覆宗灭祀者,何可胜数。”
词语分解
- 覆的解释 覆 ù 遮盖,蒙: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 翻,倾倒,败,灭: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
- 宗的解释 宗 ō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专业解析
覆宗,汉语词汇,指宗族覆灭、家族断绝,形容极其严重的灾祸或败亡。其核心含义在于整个血缘宗族体系的彻底毁灭。
详细释义:
-
基本含义:
- 覆:本义为翻转、倾覆,引申为灭亡、毁灭。
- 宗:本义指祭祀祖先的庙宇,引申指祖先、同祖的家族、宗族。
- 覆宗:即“覆灭宗族”,指整个家族、宗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断绝香火,不复存在。这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被视为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
词性与用法:
- 通常作为动词性短语使用,表示“使宗族覆灭”的行为或结果。
- 常用来描述因重大罪行(如谋反)、战争、政治斗争或其他灾祸导致的整个家族的灭亡。
-
权威词典释义:
-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覆宗”意为“毁败宗族;灭族”。
- 《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也将其释义为“覆灭宗族”。
-
古籍例证与用法:
- 《尚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此句意指(太康)荒废失德,坠失先王事业,导致宗族覆灭、祭祀断绝。这是“覆宗”一词的经典出处,强调了因统治者失德而招致宗族灭亡的严重后果。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虽未直接出现“覆宗”,但其背景反映了诸侯国间存亡继绝的担忧,“覆宗”是其潜在的最坏结果。后世常引此类语境说明宗族延续的重要性。
- 《汉书·叙传上》:“(班固)答宾戏曰:‘… 卒不能攄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影骇,闻之者响震。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潜神默记,恒以年岁。然而器不贾于当己,用不效于一世,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意者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谥,不亦优乎?’”(班固在《答宾戏》中表达了对建功立业、避免家族湮没无闻的思考,反映了士人对“覆宗”的深层忧虑)。
-
现代理解与延伸:
- 在现代汉语中,“覆宗”一词使用频率较低,属于书面语或历史语境词汇。
- 其核心意义“整个家族的彻底灭亡”仍然清晰,常用于描述古代历史事件、家族兴衰史或文学作品中极端悲惨的结局。
- 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宗族观念和对血脉延续的重视。
“覆宗”是一个承载着沉重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专指宗族体系的彻底毁灭与断绝,源于古代宗法社会,多见于历史文献,用以描述因重大变故而导致的家族终极灾难。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其经典用例则见于《尚书》《左传》《汉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覆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ù zōng,其核心含义为毁败宗族或灭族,通常指因重大过失或罪行导致整个家族被毁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释义
指宗族覆灭,即整个家族因政治、战争或罪行等原因被彻底摧毁。例如《三国志》提到“复宗灭国”,强调嫡庶不分引发的宗族灾难。
-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 《尚书·五子之歌》记载:“荒坠厥绪,覆宗絶祀”,描述因失德导致宗庙断绝。
- 清代戴名世在《徐节妇传赞》中提及战乱时“覆宗灭祀者,何可胜数”,反映社会动荡对宗族的冲击。
-
相关成语
- 覆宗绝嗣:宗庙倾覆且无后代延续。
- 覆宗灭祀:直接指代宗族毁灭与祭祀断绝。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强调家族因重大变故(如政治斗争、战争、伦理失序)而消亡。例如:“袁绍嫡庶不分,终致覆宗灭国”。
权威来源参考
- 汉典与《尚书》等古籍均从宗法制度角度定义其含义。
- 现代用例可参考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的家族兴衰主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三国志》《尚书》原文或相关史学论著。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哇安期便嬛别削鹁鸽青长筵迟局弛坠匙子貙镏椿寿呆定等夷之志彫弓琱鸭叠片丢尽脸面发电机饭甑凫公英高轩过格天公槂光溜合甲痕沫黄钟瓦釜搅脑汁荆妻津沽进献觭偶老年尊羸縢柳眉星眼排阁滂润偏刻牵费起材清裁青云秦乌秋官七絃全身远害汝海实福受挫水八阵遂贤滩船铤钥通经投木报琼猥拙污上鲜苞鲜扁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