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写述的意思、写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写述的解释

叙述;描述。 宋 苏轼 《谢交代赵祠部启》:“望公之来,以日为岁。祝颂之素,写述难周。” 阿英 《晚清小说史》第三章:“﹝《负曝闲谈》﹞写 北京 部分,优秀的地方,不在人物,而是关于风习的写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写述"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拆分与合成词义两个角度进行解释,具有书面化、正式化的语体色彩。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释义分析: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写(xiě)

    《说文解字》释为"置物也",本义为移置、倾泻,后引申为"书写、描摹"。在"写述"中取"用文字表达"之义。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述(shù)

    《说文解字》注"循也",本义为遵循、传承,后发展为"陈述、记述"。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合成词释义

写述(xiěshù)

指通过文字系统性地记录、陈述事实或观点,强调书面化的完整表达过程。

权威释义示例:

"以文字记述;书面陈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撰写并叙述,多指对事件、理论的完整记录。" ——《汉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用法特征

  1. 语体倾向

    多用于正式书面语,如学术著作、历史文献、公文报告等,区别于口语化的"讲述"。

    例:叶圣陶《倪焕之》:"他写述了教育意见书,寄给教育当局。"

  2. 行为双重性

    兼具"书写动作"与"内容陈述"两层含义,需同时满足文字载体与逻辑表达的要求。

  3. 近义辨析

    • 记述:侧重客观记录(如:记述事件经过)。
    • 叙述:强调口头或书面的事件脉络梳理。
    • 写述:突出书面化、系统性的整合表达,常见于文献编纂或理论阐释。

四、经典用例

  1. 历史文献

    《清史稿·艺文志》:"臣工写述进御之作,皆藏于翰林院。"

    来源:《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文学创作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是古代写述历史的书。"

    来源:《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4. 《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5. 《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写述”并非现代汉语中的标准词汇,可能是由“写”和“述”组合而成的临时表达,或存在拼写误差。以下是两种可能性分析:

  1. 字面组合义

    • “写”指书写、描绘,“述”指叙述、陈述,组合后可理解为“用文字详细叙述”,接近“描述”“记述”之意。例如:“他写述了旅途见闻”可解读为“他用文字详细记录了旅途见闻”。
  2. 可能误差词

    • 若为“叙述”:指有条理地陈述事件经过,如“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
    • 若为“写实”:指艺术创作中忠实再现客观事物,如“这幅画的写实风格非常突出”;
    • 若为“撰写陈述”:则指书面形式的正式说明,如“律师撰写陈述材料提交法院”。

由于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收录,建议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若您遇到该词的使用实例,可补充上下文以便进一步精准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爱斯基摩人白鼻八十一章比闾不顾大局侪类成案称使崇树雠忿除免辍硋从容应对盗铃掩耳雕鹫返素干本躬化贯綢悍气诃多后夜篁竹撝退狐塞呼嘘拣汰衎而库金瘣疾良工苦心撩开手理体祃牙扪舌庖羲辟翕普泛愆面迁业俏头耆耋轻欺钦喻然明若木三越山硖笙磬摄职示重收后鼠窜狼奔竦秀天簧惕惕拖步完璞帷门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