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远;漫长。 汉 刘桢 《黎阳山赋》:“自 魏 都而南迈,迄洪川以朅休,想王旅之旌旄,望南路之遐修。”《艺文类聚》卷七引作“遐脩”。
“遐修”是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构词和古籍用例两方面理解:
基本释义:
权威辞书释义与引用:
“遐修”词条释义为: 1. 长久;久长。 例如:《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收尊官之延祚,膺遐修 之期祥。” (此句意指承受长久的福祥。) 2. 远方;远方之人。 例如: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伏远戎机,未遑遐修。” (此句意指忙于军务,无暇顾及远方之人或事。) 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 页。(具体页码需查实体书或权威数据库)
该工具书汇集古代字书、注释中的训诂材料。其中“遐”字条下,有“遐,远也”(《说文解字》)、“遐,长也”(《尔雅·释诂》)等训释;“修”字条下,有“修,长也”(《说文解字》)等训释。这些基础训诂为理解“遐修”的“长久”义提供了依据。 来源: 《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
古籍文献用例佐证:
- 汉·边让《章华台赋》(见于《后汉书》引): “虽遐修 之可怀,契余情于管弦。” (虽然长久的(福禄)令人怀念,(但此刻)我的情思寄托在音乐上。)
- 唐·李百药《赞道赋》(见于《全唐文》): “播徽猷于万叶,昭景化于遐修。” (将美好的谋略传至万代,使盛大的教化昭示于久远。) 来源: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
- 唐·李商隐《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见于《全唐文》): “伏远戎机,未遑遐修。” (忙于深远的军机要务,无暇顾及远方之人或事。) 来源: 《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三。
“遐修”是一个古雅词汇,其核心意义是“长久;久长”,形容时间或事物的绵延久远。次要的、较为生僻的含义是“远方;远方之人”。该词在现代汉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中已基本不用,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或特定仿古语境中。其权威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及古代经典文献中的实际用例。
“遐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遐修”指遥远、漫长,常用于形容路途、时间或空间的久远。例如汉代刘桢在《黎阳山赋》中写道:“望南路之遐修”,即描述南路的漫长。
该词最早见于汉赋,如《黎阳山赋》中“遐修”形容行军路途的遥远;《艺文类聚》引作“遐脩”,表明其存在异体写法。
部分低权威来源提到“遐修”与“修行远行”相关(如),但此解释缺乏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建议以权威古籍及词典释义为准。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艺文类聚》原文。
闭关自主辰序弛替冲暗虫蚁春禽代人捉刀大快人心宕子东门端闱放勋放游番进肥沃分关阁儿更爽梏拲国彜鼓说坏色黄连祖画脂镂冰鹄举降服荆州市进退失措紧握寂阒九重闺棘针油刻敲窟窿桥狼奔豕突淩澌廪蓄盲者得镜摸底幕下碾房凝寂喷勃乾剥剥山鸡椒盛观蛇鳝石柏嗜胆手教收人丝枲铜铺痛咽咽晩菘维御文康五角大楼瞎淘淘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