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举的意思、鹄举的详细解释
鹄举的解释
鸿鹄高飞。 汉 焦赣 《易林·谦之颐》:“鸟升鵠举,照临东海。” 元 吴莱 《次韵胡仲申云门纪行》:“前峰如鸿鶱,后岭类鵠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某协院>》:“伏以龙飞天际,甲金流万界之红光;鵠举臺端,羽玉刷九重之黄燄。”
词语分解
- 鹄的解释 鹄 (鵠) ú 水鸟,形状像鹅,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鹄立。鹄望(殷切盼望)。鹄候。 笔画数:; 部首:鸟; 笔顺编号:
- 举的解释 举 (舉) 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
网络扩展解释
“鹄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意义:指鸿鹄(天鹅)高飞的动作,象征志向高远或超然物外的姿态。
- 引申义:也可隐喻离别或隐退,如“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即表达离去之意。
出处与演变
-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焦赣《易林·谦之颐》中“鸟升鵠举,照临东海”。元代吴莱诗句“前峰如鸿鶱,后岭类鵠举”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高飞之态。
- 文学化用:李白《古风·其十五》中“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借鹄举抒写对贤才难遇的感慨。
文学与文化的应用
- 象征志向:如王士祯诗句“丈夫当为黄鹄举,下视燕雀徒啁啾”,以“鹄举”对比燕雀,强调远大抱负。
- 表达隐逸: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中“鵠举臺端”暗含超脱世俗之意。
- 人名寓意:现代偶尔用于名字,取“志向高远、前途光明”之义。
“鹄举”一词兼具自然意象与人文内涵,既描绘鸿鹄高飞的动态,又承载古人追求理想或超然世外的精神寄托。其用法跨越多个朝代,常见于诗词典籍,是汉语中典型的象征性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鹄举》的意思:
《鹄举》是一个成语,意为选拔优秀人才,提拔有才干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鹄举》由部首 "鸟" 和 "举" 组成。
部首 "鸟" 表示和鸟相关的事物。
部首 "举" 的意思是提起、举起。
共有 17 个笔画。
来源:
《鹄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的记载中,其中的原文是:“故人之权举鹄也。”
该成语源自于古代的典故,当时齐桓公欲选拔贤能之人,借鉴了周朝神话中的故事,采用了鹤举舒羽的比喻,用来形容选拔人才和提拔士子。
繁体:
繁体字为「鵠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在《说文解字》中,「鹄举」的写法为「鳤舉」。
例句:
他作为校长,一直有眼光地鹄举优秀的老师来担任重要职务。
组词:
举荐、挑拔、选拔、提携。
近义词:
鹤立、雄起、崛起。
反义词:
埋没、忽视、冷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