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丝枲的意思、丝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丝枲的解释

(1).生丝和麻。《书·禹贡》:“岱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颖达 疏:“枲,麻也。”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2).指缫丝绩麻之事。《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二事谓丝枲之事。” 宋 陈亮 《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外事诗书,内事丝枲。” 明 宋濂 《刘母贤行诗序》:“家素贫,逮处士卒,贫益甚。治丝枲自给,衣仅蔽身,日唯一食,艰瘁不可言,处之恒裕如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丝枲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复合词,由“丝”和“枲”两个单字组合而成,专指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即蚕丝与大麻纤维的合称。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核心释义

“丝枲”泛指用于纺织的天然纤维原料,其中:

二、语源与构词分析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在古代经济体系中,“丝枲”是赋税征收的重要实物之一。如《汉书·食货志》载:“桑枲之地,各以肥硗为差”,表明桑田(产丝)与麻田(产枲)的税收政策(来源:《汉书》)。其生产规模直接反映国家农桑经济的兴衰,故成为历代劝课农桑的核心对象。

四、现代使用与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丝枲”一词已罕用,多被“丝麻”替代。但在研究古代经济史、纺织史或解读典籍时仍需准确理解其本义。需注意“枲”与“苎”(zhù,苎麻)的区别:枲为粗麻,苎为细麻,二者在古代文献中常并列但不同源(来源:《中国古代纺织史》)。

网络扩展解释

“丝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生丝和麻
    指未经加工的丝和麻类植物纤维,是古代纺织业的重要原料。例如《尚书·禹贡》记载“岱畎丝枲,铅松怪石”,描述山东地区物产。

  2. 缫丝绩麻之事
    代指纺织劳作,如《周礼》中提到的“丝枲之事”即指女性从事的纺织工作。

二、引证与用法

三、延伸解释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将其视为成语,比喻“言谈举止谨慎如丝线般细腻”,但此用法在经典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后世引申义。

四、现代应用

如今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研究,指代古代纺织原料或生产活动,例如描述先秦经济时提及“丝枲为民生之本”。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周礼》等古籍原文,或查阅专业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朋包虎褊塉辨物变星兵戈采工鸱张创疤初生之犊不惧虎慈壸戴星撢稽紞纩电报砥锋挺锷耳识防避冯雪峰浮辩俯察龚行挂席为门横博合志坏陈环拱卉犬昏家僵卧剪伤架屋叠牀酒湩剧恶决命争首肯确楞眉横眼潦洌菱花流洒离懈鸾影门外楼头内存僻违清荧其然七杂八色日軏绳愆实相受之有愧赎解岁考损兵折将微薄五虎现量嫺适小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