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醉的意思、三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醉的解释

(1).三次喝醉。 唐 于邵 《送蔺侍御史还序》:“清絃发越,洋洋乎盈耳,一夕三醉,主人曰,未也。” 明 许时泉 《武陵春》:“曾经三醉 岳阳楼 ,红蓼滩头狎白鸥。”

(2).石名。 宋 欧阳修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诗序:“三醉石在 八仙坛 上。”

(3).芙蓉之一种。 明 王世懋 《学圃杂疏·花疏》:“芙蓉特宜水际,种类不同……有曰三醉者,一日间凡三换色,亦奇。” 清 吴伟业 《题画芙蓉》诗:“千丝衣薄荷同製,三醉颜酡柳共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醉"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既包含字面意义,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典故和文学意象:

  1. 字面含义:多次醉酒或沉醉状态

    • 这是最基础的含义。"三"在此处为虚指,表示多次、反复。"醉"指因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的状态,或引申为沉迷、陶醉于某事。
    • 例如:形容某人嗜酒,常处于"三醉"之中;或指被美景、艺术等深深吸引,达到"三醉"的忘我境界。
  2. 核心典故:吕洞宾“三醉岳阳”

    • 这是"三醉"最著名且最具文化内涵的出处,源自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传说。
    • 据元代《吕祖志》等道教典籍记载,吕洞宾曾三次醉倒于岳阳楼。此"醉"非仅指饮酒,更象征其超然物外、游戏人间的神仙姿态和点化世人的行为。传说他借此度化有缘人(如度柳树精等),留下了"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诗句。
    • 此典故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岳阳楼也因此与吕洞宾"三醉"的故事紧密相连,衍生出如"三醉亭"等建筑。
  3. 文学意象与引申义

    • 豪放不羁的象征: 在诗词中,"三醉"常用来表现名士风流、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的生活态度或精神状态。例如,宋代词人张元干《水调歌头·追和》中有"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虽未直接写"三醉",但后世常以类似意象表达此种情怀。
    • 修道悟境的隐喻: 在道教文化语境下,"三醉"亦可隐喻修行者在追寻大道过程中经历的忘我、超脱乃至顿悟的境界。吕洞宾的"醉"被视为一种得道后的逍遥状态。
    • 特定情境的沉醉: 可指在特定场合(如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或对特定事物(如艺术、自然)的极度陶醉和流连忘返。

"三醉"一词,从字面看指反复醉酒或沉醉;其核心文化内涵源于道教仙人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化世人的著名传说,象征着超脱与点化;在文学作品中,它更发展成为一种表达豪放不羁、超凡脱俗或深度陶醉的经典意象。理解"三醉",需结合其字义、典故背景及文学引申义。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三醉”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一、三次喝醉

指短时间内多次醉酒的状态,常见于文学典故。例如:

二、石名

特指宋代嵩山八仙坛上的奇石。欧阳修在《嵩山十二首·三醉石》诗序中明确记载:“三醉石在八仙坛上”。

三、芙蓉品种

一种花色随时间变化的芙蓉品种,明代王世懋《学圃杂疏》记载:“三醉者,一日间凡三换色”,清代文献也延续此描述。


注意:部分网页(如)提到“三醉”作为成语表示“心情陶醉”,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义。建议优先参考前三种传统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并塞称重齿发春罗村苗敌后杜陵野客犯尅風道锋石槁面工人过奢捍御黄埔港华淫魂飞魄散交孚接待金鉔酒过巨鳞开销刊启铿锵跨火剌戾雷霆电雹联城利赖麟角笔柳火騄骊履极緑文赤字迈等马监毛锥孖毡玫阶纳喊鸟夷孽冤平目骑虎穷兵极武全军覆灭如来洒泪而别山背扇骨杀千刀憴憴天社土阶挽力纨质紊烦乌爱吓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