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未垦种的田地。《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飢国之野也。”《汉书·东方朔传》:“又詔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欲以偿 鄠杜 之民。” 颜师古 注:“草田谓荒田未耕垦也。”
“草田”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和实际用法区分:
未垦种的荒田(核心含义)
源自古代典籍,如《管子·八观》和《汉书·东方朔传》,指未经开垦或暂时荒废的田地。例如《汉书》颜师古注明确释为“荒田未耕垦也”,现代仍有类似用法,如村民将粮田改为水草田发展养殖业。
比喻生机勃勃的景象(引申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通过“草木茂盛”的意象,引申为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场景。此用法多见于文学表达,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补充说明:
草田是指被草覆盖的田地,也就是种植草类作物或其它绿化用途的土地。草田一般用于畜牧业和草地建设,可以提供牧草或用于保护土壤和水源。
拆分部首和笔画草田的汉字「草」由「艹」部首和「屮」部首组成,总共有七画;「田」则由「田」部首组成,共有五画。
来源和繁体「草田」一词来源于汉语,是由「草」和「田」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对应的繁体字为「草田」,字形相同,只是书写方式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草田」的字形与现代相似,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1. 农民在草田上放牧牛羊。
2. 春天来了,整个草田都变得绿油油的。
组词草地、田地、草坪、田野、草原
近义词草场、草坪、牧场、牧草地
反义词农田、水田、旱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