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尸昧的意思、尸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尸昧的解释

尸位而昏昧。《宋书·王弘传》:“若知而不纠,则情法斯挠;如其不知,则尸昧已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尸昧”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需拆解为“尸”与“昧”两部分考据:

  1. “尸”

    《说文解字》释为“陈也,象卧之形”,本义指祭祀时代替祖先受祭的活人,后引申为主持、执掌之义。在《仪礼·士虞礼》中,“尸”为祭祀仪式中象征神灵或祖先的代理人角色,具有庄严性。

  2. “昧”

    《广雅》训为“冥也”,《玉篇》注“昧,不明也”,本义指光线昏暗,后扩展为隐藏、蒙蔽之义。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昧于一来”指隐匿行迹。

“尸昧”整体含义:

指在祭祀或礼仪场合中,主持者(尸)因环境昏暗或仪式需要而保持隐蔽、肃穆的状态。例如《礼记·郊特牲》记载,祭祀时“尸在奥(室内西南隅)”,需静默受礼,与“昧”的幽暗特性呼应。此词多用于描述古代礼制中庄重且隐秘的仪节。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尸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词义解释

“尸昧”由“尸位”和“昏昧”组合而成,指占据职位却不尽职,且昏庸糊涂。其中: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宋书·王弘传》:“若知而不纠,则情法斯挠;如其不知,则尸昧已甚。”。此句批评官员若明知问题却不纠正,则违背法理;若不知情,则属于严重的失职与昏庸,体现了“尸昧”的贬义色彩。

三、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尸昧”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古语词汇,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用于形容官僚体系中的不作为与昏聩现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宋书》相关章节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骨精榜文阪泉氏蹩躄币法驳讥播染不可思议操鼓陈浮诚必炊饼词不逮意督索耳鬓厮磨改嘴供拟关谷龟鳞贵仕故榭孩儿菊含笑忽荒兼道京都八景开读魁陵揽詧粮秣鹩哥駖礚论旨吕葛每日价懵懂鸟云之阵判断力飘风苦雨潜深伏隩绮户秦镜茕鳏弃琼拾砾起手巾散花天女色狼色谱事律所急梃棒庭趋瓦楞帽汪然王人慰唁五善吴越同舟销售额霞友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