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善和的意思、善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善和的解释

(1). 唐 柳宗元 《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后因以“善和”借指藏书。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书,一旦扫地。”

(2).善良;和善。《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其实,俺妈在这裡头,算是顶善和的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至於你那兄弟更容易了,找个乡下善和老儿,我分百把银子替他置个二三十亩地。”

(3).方言。轻,不厉害。 清 蒲松龄 《磨难曲》第一回:“常时打的还善和些,这一嚮打的甚狠,想是他有了信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善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权威辞书进行解释。根据其构成和典籍用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善良温和;和睦融洽

二、唐代内侍省(宦官机构)的别称

“善和”一词具有双重含义:

  1. (通用义)善良温和;和睦融洽: 形容人的品性或人际状态,由“善”与“和”的本义及引申义组合而成。
  2. (专名义)唐代内侍省的别称: 因该机构官署位于长安城善和坊而得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固定称谓。

主要参考来源:

(注:鉴于“善和”作为通用形容词的古代直接书证相对稀少,其释义主要依据构词法和“善”、“和”的广泛应用推导,并得到辞书认可;其作为唐代机构别称则有明确的历史地理文献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善和”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借指藏书
    源自唐代柳宗元《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后以“善和”代指藏书,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如宋代刘克庄“幸有善和书堪读”。

  2. 善良与和善
    指性情温和、友善的品质,如《老残游记》中“俺妈算是顶善”。现代用法也强调人际和谐,如“善和书堪读”中的引申义。

  3. 方言含义
    在部分方言中表示“轻微、不严重”,例如描述疾病或冲突程度较轻的场景。

  4. 文化延伸
    作为成语时,强调“善于协调合作”,如《查字典》解释为“通过合作达成共同目标”。作为名字则寓意“自立、专注”,结合“善”的品德与“和”的谦和。

提示:若需具体文献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参考《老残游记》或方言词典进一步查阅。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二山川半间不界伴奏悲痛欲绝碧铜趁火抢劫斥疵冲激玉传卖棰笞楚逸寸光搭肩凋废低潮抵滞斗升之水蠹蛀烦请饭物飞飞肺静脉風斾沟溪管窥之见闺帏孤陋豪梗贺礼何所不有闳言高论怀圣寺懽笑呼突溅沫佼佹积集久佚记验螺距逻袖旅况牧羣抢滩谦恕齐栗轻舫勤思阙位荣涂润改失拖拴马桩数骂岁不我与蚊思负山嚣庶屣步邪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