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怠放的意思、怠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怠放的解释

轻慢放纵。《后汉书·和帝纪》:“吏民踰僭,厚死伤生……有司不举,怠放日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核查权威汉语词典资源,"怠放"一词在现代及古代汉语工具书中均无独立收录,其并非规范汉语词汇。以下从语素分析与相关词义角度进行专业说明:


一、语素解析

  1. 释义:松懈、轻慢、不恭敬

    来源:《汉语大词典》"怠"字条

    权威链接:http://www.hydcd.com/cd/htm15/7271.htm

    引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怠,慢也。从心台声。"

  2. 释义:解除约束;放纵;搁置

    来源:《汉语大词典》"放"字条

    权威链接:http://www.hydcd.com/cd/htm15/7285.htm

    引证:《广雅·释诂》:"放,置也。"


二、组合词义推断

根据构词法,"怠放"可理解为"因懈怠而放任"的复合语义,但需注意:


三、建议参考相近规范词

  1. 怠忽

    释义:懈怠疏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引例:"怠忽职守"

  2. 放任

    释义:听其自然不加约束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引例:"放任自流"


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查询平台: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

网络扩展解释

“怠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怠放”意为轻慢放纵,多指对规则、职责或礼仪的懈怠与放任。该词由“怠”(懒惰、松懈)和“放”(解除约束、放任)组合而成,强调态度上的轻忽和行为上的不羁。

出处与引证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和帝纪》中的记载:

“吏民踰僭,厚死伤生……有司不举,怠放日甚。”
(译文:官员与百姓僭越礼制,过度铺张丧葬……相关部门不加以管束,导致轻慢放纵的风气日益严重。)

字义分解

  1. 怠(dài):
    • 本义为懒惰、松懈,如“怠惰”“懈怠”。
    • 引申为轻慢、不敬,如“怠慢”。
  2. 放(fàng):
    • 本义指解除约束,如“释放”;
    • 后衍生为放任、不拘束,如“放纵”“放肆”。

使用场景

“怠放”多用于描述对职责、礼法或社会规范的消极态度,例如官员渎职、民众僭越礼制等情境。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

补充说明

需要区分“怠放”与近义词“怠慢”的差异:“怠慢”侧重态度冷淡,而“怠放”更强调因疏忽导致的放纵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暴扬碧寥薄宦弛备齿序绸沓出臆大方无隅丹襟道韵登高望远典将电子亚层刁赖氐惆多重国籍鹅王方陈锋铓毕露拊绥纲法关谷龟筴害群河灯何讵红旗鉴世揭宝节足惊燕谨微流恸猫鬼绵丽明旦目属飘速乾草前危后则弃戮青枫染尘容服盛旨十日饮水硙铄闪赎铜俗阜台台烫头堂涂陶朱土满隗俄五例弦无虚发险兆西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