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绁的意思、衔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绁的解释

马的嚼口和缰绳。谓制驭,驾驭。《后汉书·仲长统传》:“角知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復伉,势不足復校,乃始羈首係颈,就我之衔紲耳。” 李贤 注:“衔,勒也;紲,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衔绁”为古代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源构成 “衔”本指马嚼子,《说文解字》释为“马勒口中者”,引申为约束控制;“绁”原指系缚牲畜的绳索,《礼记·少仪》郑玄注“犬曰绁”,后泛指牵系之物。二字组合后,词义聚焦于“驾驭控制”的意象。

二、文献释义

  1. 具体器具义

    特指马具中的嚼子与缰绳组合,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杜预注:“言羁绁者,盖以马自喻”,此处“绁”即与“衔”配合使用的控马工具。

  2. 抽象引申义

    衍生为对人的约束或职责束缚,如《宋书·王僧达传》载“岂期衔绁之辰,独悲运往”,喻指官场责任的牵制。此用法在南北朝文献中常见,反映古代士人对仕途羁绊的复杂心态。

语用特征

该词属于文言书面语,现代汉语已鲜用,但作为典故词仍存于历史文献研究与文学创作领域。其词义演变轨迹印证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规律,具有训诂学研究价值。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衔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衔绁(xián xiè)指马的嚼口和缰绳,合称时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控制、驾驭。例如《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就我之衔紲耳”,即用此意。

二、单字拆分

  1. 衔:
    • 本义为马嚼子(金属或皮革制,置于马口以控方向)。
    • 引申为“用嘴含”“怀藏”(如“衔恨”)或“接受”(如“衔命”)。
  2. 绁:
    • 指缰绳,也泛指绳索,如“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
    • 作动词时意为“捆、拴”。

三、用法与出处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强调通过约束工具实现掌控。例如李贤注《后汉书》时提到:“衔,勒也;紲,韁也”,进一步印证其工具属性及象征意义。

四、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文言文研究或历史文本分析。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束缚”“驾驭”等词替代。

别人正在浏览...

拜摺伯妃引彻席戳记粹温村势煞东坡书院豆科反侧子发蔫坟典风电夫马槁骨给付怪严寡为寡闻少见过继衡里河鱼之疾红青晦暗晦日麾之即去建议胶固荆翼积微絶驰刻论宽皮话郎闱领挈邻亚六蔽马牛内家装拍竿培附配购捧持愆缧侨胞蛴领亲迹起子桑根纸铩翮山颠沈舟破釜诗筩水鸟畋弋头颈窐寥惟宁乌台旧案飨国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