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拍竿的意思、拍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拍竿的解释

(1).古时战具名。置于兵车、战舰上,利用杠杆和滑车,遥掷石块、钉板、火种等物以打击敌方。《隋书·杨素传》:“ 素 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餘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拍竿之制,施於楼船,上置巨石,轆轤贯焉,层楼百尺,六竿相联,壮士数百,层环其巔,发之碎敌,熊羆莫前。”

(2).缘竿,爬竿。《隋书·沉光传》:“初建 禪定寺 ,其中幡竿高十餘丈,适遇绳絶,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 光 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拍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代战具

  1. 定义与用途
    拍竿是古代安装在兵车或战舰上的攻击性武器,通过杠杆和滑车原理,远程投掷石块、钉板、火种等物品攻击敌方。例如,隋代名将杨素在永安建造的“五牙”战舰,便配备六支高达五十尺的拍竿,可容纳数百名士兵协同操作,破坏力极强(《隋书·杨素传》记载)。

  2. 结构与原理
    清代魏源在《圣武记》中描述,拍竿通常架设于多层楼船上,利用轱辘系统悬挂巨石,由士兵集体操作抛掷,形成压制性攻击。

二、体育活动或技艺

拍竿也被解释为“缘竿”或“爬竿”,即古代攀爬竹竿的体能活动。不过此义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较少,可能为衍生或区域用法。

“拍竿”的核心含义为古代军事器械,尤其在隋唐时期的水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爬竿”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隋书》《圣武记》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拍竿的意思

拍竿是一个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的拍竿一词指的是击掌庆贺之意。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用力将竿子拍打在地面上,以示激励或惊喜。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拍竿的部首是笔部,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手和竹。拍竿共有10画。

来源和繁体

拍竿一词源自于中国的传统习俗。古时人们在庆贺和欢庆时会以竿子互相击掌,表达喜庆之情。在繁体字中,“拍”字的写法稍有不同,竿的部首为⺮,整体写作「拍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的“拍”字写作「拍槇」,其中槇是“竿”的古字形。古代汉字的“槇”部分与现代写法中的“竿”相同。

例句

1. 同学们考试成绩优异,老师高兴地拍竿庆祝。

2. 比赛结束后,观众们拍竿为获胜的运动员喝彩。

组词

1. 拍手:用力击掌,以表示鼓励或赞赏。

2. 拍掌:拍手鼓掌。

3. 庆贺:为表示喜庆或祝贺而举行庆祝活动。

4. 振奋:激励,鼓舞士气。

近义词

1. 拍手

2. 鼓掌

反义词

1. 无动于衷

2. 冷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