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低起伏貌。
“隆颓”是一个汉语合成词,通常用于形容地形或事物的高低起伏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隆颓”读作lóng tuí,含义为“高低起伏貌”,即形容地势或物体表面高低不平、起伏连绵的形态。例如清代朱仕玠在《赤嵌城》中写:“潮生惊隆颓,飓作占氛黑”,生动描绘了潮水与风暴下的起伏景象。
2. 字义分解
3. 常见用法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古文描述中,常见于自然景观的刻画,如山川、潮汐等动态起伏的场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较为生僻的词汇。
《隆颓》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山体或建筑物的高低有所变化、起伏不平的样子。它通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山峰嶙峋或建筑物高低错落的景象。
《隆颓》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阝”和“颙”。它的总笔画数是16画,其中“阝”部首占3笔画,“颙”部首占13笔画。
《隆颓》是由两个独立的字词组合而成的。其中,“隆”是指山峰高大、峻峭的状态,而“颓”则表示倒塌、崩溃或消落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就形象地描绘了山体或建筑物高低不平、变化多样的特征。
《隆颓》的繁体字是「隆頹」。
古时候,《隆颓》的汉字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根据古籍《说文解字》,它的写法为「隴頹」。
1. 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形成了一幅隆颓壮丽的景象。
2. 这座废弃的城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如今已经彻底变得隆颓不堪。
1. 隆起:形容山峰或物体突起、升高。
2. 颓败:形容事物衰败、破败不堪。
3. 隆重:形容典礼或活动隆重盛大。
1. 高峻:形容山峰或物体高大、陡峭。
2. 起伏:形容地势或形态有所变化、起伏不平。
平坦:形容地面或物体平整、没有高低变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