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纤理的意思、纤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纤理的解释

细微的事理。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歷纤理,则宕往而疏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纤理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层:

一、基本释义

指细微的纹理或肌理,多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精细结构。如丝织品的经纬细密、皮肤的细腻纹路等。《汉语大词典》释为“精细的纹路”,强调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微观层次结构。

二、引申含义

  1. 事物的精微条理

    引申为事物内在的细致规律或逻辑脉络。例如《文心雕龙》中“析理纤密”,指分析事理细致入微。

  2. 人的细腻心思

    古汉语中偶喻人思维缜密,如“纤理周详”形容谋划周全(《古代汉语词典》)。

三、使用场景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文心雕龙译注》,周振甫注,中华书局,1986年。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4. 《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纤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物理层面的含义

指物体表面纤细的纹理或线条,形容纹路细腻、清晰,具有美感。例如形容木纹、织物或自然物的肌理。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或艺术领域,描述视觉上的细腻质感,如“玉石的纤理清晰可见”。


二、抽象层面的含义

源自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指细微的事理,即复杂事物中不易察觉的细节或深层逻辑。
例句:“刚略之人,不能理微;论大体则弘博,历纤理则疏越。”
解析:此处强调对细节的洞察力,与“宏观把握”形成对比,常用于哲学或思辨语境。


综合对比

层面 含义 来源依据
物理 细腻的纹理
抽象 细微的事理 、、

注意:现代使用中,“纤理”更偏向抽象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人物志》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报录人碧鸡冰桥避俗躔次朝郎朝膳扯扯拽拽骋步村顽儿童走卒坊曲饭坑酒囊蜂芒风人体附子鲋子膈噎购买动机顾天合家火礮火伍简驩箭旗蛟绡介鲜计尽力穷寖急金马奖祭衣矩阵元伉合康健看乐子苛政叩阍无路蓝靛乐战两袒留屯丽正门鲁儒恼煞逆反心理僻静坡垄轻浪浮薄青云料日者塞令赡蔚设醮十荡十决实土汰留兔儿爷尪伛完税洿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