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ressive government;tyrannical government;tyranny] 指苛刻烦琐的政令
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政治。指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礼记·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平遣囚徒,除 王莽 苛政。”《清史稿·食货志一》:“ 明 末,苛政纷起,筹捐增餉,民穷财困。” 续范亭 《追悼*********之死想到一切人民之死》:“人类三大害:野兽、细菌与苛政。”
“苛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政治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指统治者通过严酷法令、繁重赋税等手段对人民实施压迫和剥削的政治形态。核心特征包括:
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下》孔子所言"苛政猛于虎",东汉光武帝曾废除王莽苛政。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通过捕蛇者宁愿冒死捕蛇也不愿承受苛政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其危害性。
概念 | 关联性 | 典型例证 |
---|---|---|
暴政 | 强调暴力镇压 | 纣王炮烙之刑 |
虐政 | 侧重主观恶意 | 隋炀帝滥用民力 |
仁政 | 完全对立概念 | 文景之治轻徭薄赋 |
当代语境中,该词常用于警示公权力应避免:
注:更多历史案例可参考《中国政治制度史》《赋税与王朝兴衰》等专著。
苛政是指严酷而专横的统治方式,特指对人民实行残酷压迫和不公正的政治措施。拆分部首和笔画:苛(艹+古,5画),政(攵+正,9画)。
《苛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意为“刻薄的政治统治”。在中国历史上,苛政往往代表了统治者对人民的不尊重和不公平待遇。
在繁体字中,《苛政》的字形和简体字保持一致,没有变化。
古时候,《苛政》在汉字的写法上有所变异,如在《康熙字典》中,苛字的字形为“耒+口”,说明其由“刻”和“口”组成。政字的字形为“正+心”,书写上较为复杂。
以下是苛政一词的例句:
1. 政府实施苛政,导致民众生活困苦。
2. 属下举报上司的苛政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与苛政相关的词汇:
1. 组词:苛待、苛刻、苛求、苛责。
2. 近义词:残暴政治、专制统治、暴政。
3. 反义词:宽政、仁政、公正政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