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闲官的意思、闲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闲官的解释

亦作“闲官”。1.职务清闲的官员。 唐 张籍 《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诗:“虽作閒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新唐书·赵憬传》:“今要官闕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林甫一计陷数人》:“ 林甫 已得奏,即言 挺之 春秋高,有疾,幸閒官得养。帝恨叱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詔归东郡。”

(2).指州佐、县丞等。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勗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诗:“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县丞》:“ 唐 大中 四年敕:州有上佐,县有丞簿。俗谓之閒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闲官"在汉语词典中主要包含以下四层释义:

  1. 词义解释 "闲官"指事务清闲或职权较轻的官职,源自古代官员体系中的职位分类。《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清闲无事或职权不重要的官职",强调其与繁剧官职的对比性[来源1]。《汉语大词典》补充说明此类官职多用于安置闲散人员或贬谪官员[来源3]。

  2. 历史背景 唐代文献中频繁出现该词,如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载:"司马,刺史之贰,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郡吏之职,故以司马命闲官。"[来源2]宋代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闲官多饱散,广地半蒿莱"的记载,印证了闲官常与赋闲状态相关联[来源4]。

  3. 常见搭配 该词常与"冗员""散职"形成语义关联,《古代职官大辞典》指出其多用于描述翰林院待诏、王府教授等职[来源5]。在近现代语境中,逐渐演化为对非核心岗位的泛指。

  4. 语用特征 现代汉语保留其贬义色彩,多用于指代权力边缘化的职务。《辞海》特别标注该词在当代公文中的使用限制,建议慎用于正式文书[来源6]。

网络扩展解释

“闲官”是古代官制中的特定称谓,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职务清闲的官员
    指在官僚体系中担任事务较少、权力较小的职位。例如唐代的司马,虽为州郡副职,但多为安置贬谪官员的虚衔,如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便感叹此职“品级低而无实权”。宋代苏轼诗中“闲官走山邑”也印证了这一群体常被派往偏远地区,远离核心政务。

  2. 特指地方佐吏
    具体指州佐、县丞等地方辅佐官职。据清代《称谓录》记载,唐代大中年间明文将县丞、主簿等列为“闲官”,因其日常事务较少,地位次于主官。这类职位多用于安置候补官员或年迈官吏,如唐代张籍诗中提到的“胡山人归王屋”后担任闲官,即属此类。

文化背景与实例
唐代诗人白居易多次在诗中自嘲“闲官”,如“退与夫子游”“栽称作闲官”等,反映了文人被边缘化时借闲官身份寄托淡泊之志的现象。此外,候缺官员为求晋升而巴结权贵,也侧面说明闲官体系与古代官僚晋升机制的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鞍马劳倦巴拿马运河包背装抱玉握珠朝餐绰起车驰晨旦成品率称觞村信督看俄且发甲粉鼻儿酆城气風俊風馬不接服务器官诰故典古锭刀好官缺好好合而为一簧言货机犍槌奸僞迹附金铭金舆抗手乐阕龙骏履任没气力闷头名实摩竭黏空裊袅辟聘谦明轻险骑墙派桡袭散朴山货少君申断圣友寺失掉狮子骢兔走鹘落外行畏忌武英殿聚珍版书武运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