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诰的意思、官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诰的解释

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唐 杜荀鹤 《贺顾云卿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孝经》始向堂前彻,官誥当从幕下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称等经卷针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谓之‘试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赵翼 《李郎曲》:“五花官誥合移封,郎不言劳转谦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诰”是古代中国用于封赠官职或爵位的官方文书,具有权威性和正式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官诰指皇帝赐予官员爵位或任命官职的诏令文件,属于朝廷发布的正式文书。其内容通常包括对官员功绩的表彰、职务的任命或爵位的授予。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 官诰在唐代已广泛使用,如杜荀鹤的诗句“官诰当从幕下迎”即描述其作为封赠凭证的功能。
    •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官诰被用作婴儿“抓周”仪式中的象征物品,寓意未来仕途。
    • 元代以后,官诰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水浒传》中人物“纳还官诰”表示辞官归隐。
  3. 形式与权威性
    官诰以书面形式颁布,需加盖皇帝或朝廷印章,代表官方认可。其效力类似于现代的委任状或荣誉证书,具有法律和政治约束力。

  4. 延伸含义
    在成语或文学语境中,“官诰”可比喻权威性声明,如“如奉官诰”形容对某事的郑重态度。

示例参考

“官诰”是古代政治体系中连接皇权与官僚的重要文书,兼具实际功能和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诰的意思

《官诰》是一个汉字词汇,意为官方颁发的文书或文件。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宀)+ 诰(讠+高+丶)= 官诰

官的笔画数:8

诰的笔画数:15

总笔画数:23

来源

《官诰》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原指君主对臣下的封赏和册封等官方文件。

繁体

《官诰》的繁体字为「官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官诰」的写法有时会有些微差异,但整体结构和意义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1.重臣被授予了皇上亲自下达的官诰。

2.他收到了一份官诰,宣告着他晋升为高级官员。

组词

官员、官方、官府、官职

近义词

官方文书、官方文件、封敕

反义词

私人信函、私下批复

别人正在浏览...

捌哥呗声白奏崩丧标拔参部惨怒参卿持世冲尅炊事员当敌帝履定桃惰慢访引翻閲高喊搁煞关系网瓜润规害河梁之谊回天运斗悔之晚矣畿甸戟盾叽哩哇啦惊浸津津乐道寄生蝇唧嗾课实课输库傉官牢膳痨嗽乐欣烈火辨日蠡器离群龙骧麟振买死买田阳羡篾条谬计飘洋航海潜兵秦俑丧奠三杀升学婶婶水钵叔向跳到黄河洗不清图识下半晌铦利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