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意思、武英殿聚珍版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解释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专业解析

“武英殿聚珍版书”是中国古代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特指清代乾隆时期在宫廷武英殿采用木活字技术印刷的一批书籍。其详细解释如下:

  1. 核心定义与性质 “武英殿聚珍版书”指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由武英殿修书处主持,采用金简发明的木活字印刷技术(乾隆帝赐名“聚珍版”)所印制的一系列书籍。它是清代官方刻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尤其是木活字印刷在宫廷应用的最高峰。其目的是为了刊印从《四库全书》中精选出的珍本秘籍,以广流传。

  2. 历史背景与缘起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帝决定将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优先刊印流传。最初计划雕版印刷,但管理武英殿刻书事务的户部侍郎金简考虑到所需雕版数量巨大、耗费工时木材过多,遂上奏建议改用木活字印刷,并详细核算了成本效益。乾隆帝采纳其议,认为“活字”之名不雅,特赐名“聚珍版” 。

  3. 技术特点与流程 金简主持设计并制定了完善的木活字印刷工艺流程,并撰写了《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详细记录。其技术核心包括:

    • 刻制木活字: 刻制了大小枣木活字25万多个。
    • 制作字柜与转轮排字盘: 设计字柜按《康熙字典》部首排列活字,并发明转轮排字盘提高检字效率。
    • 套格印刷: 先印版框(格)和界行,再在格内嵌入活字排版印刷正文,效率远高于传统雕版 。 这套方法是中国活字印刷史上系统、规范、影响深远的官方技术标准。
  4. 所印书籍内容与特点

    • 书籍范围: 主要刊印从《四库全书》中精选的“应刊”书籍,多为世所罕传、具有重要价值的典籍,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最终实际印成138种(另有4种为雕版印刷,也冠以“聚珍”之名)。
    • 版本特征: 版式统一,每半叶9行,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版心下方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书品精良,用纸考究(多为开化纸或太史连纸),校勘严谨。
  5. 文化影响与历史意义

    • 推广活字印刷: “聚珍版”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木活字印刷技术在清代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 保存传播典籍: 使一大批珍贵古籍得以化身千百,广泛流传,对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典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版本学价值: “武英殿聚珍版书”因其独特的官方背景、精良的印刷质量和重要的文献价值,成为古籍版本收藏和研究的重要对象,在版本学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 后世翻刻: 其影响深远,地方如福建、广东等地曾据殿本翻刻(多为雕版),称为“外聚珍”,而原武英殿木活字本则被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武英殿聚珍版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一部重要丛书,其核心信息及背景如下:

1.基本定义与编纂背景

该丛书全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或《武英殿聚珍版全书》,由乾隆帝于1773年下令编纂,主要从《永乐大典》及各省进献的万余种书籍中精选138种罕见且“有裨益于世道人心”的著作整理而成。因采用木活字印刷技术,乾隆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故改称“聚珍版”。

2.技术特点与版本区分

3.历史影响

4.相关延伸

武英殿是清代宫廷重要修书机构,除聚珍版书外,还校刻《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殿本”书籍,以校勘精审著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书目或版本差异,可参考故宫博物院或权威古籍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案责百虫仓拜坛阪隰軷涉表背匠冰雪柴头蝉翼爲重,千钧爲轻车帷赤石脂刺灸翠微宫村房道店刀机帝名放懈犯手跟踪贡焙官塘大路归案汗流浃背鹤长凫短胡肥锺瘦鉴辨姜肱被家生子驾言九节狸考责侉戏铃杵聆受龙火论甘忌辛緑白霉黧么么描摸沐兰鸟聚皮包骨头平衡披谢千岁一时浅语锲核其命维新倾踣酋醳柔愿设铎饰非遂过书笈素瓷速易腾龙唾斥习惯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