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囊的意思、香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囊的解释

[perfume (spice) bag] 装着香料的袋子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详细解释

(1).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 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 晓立 《节序·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

(2).有香味的取暖器。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唐 王建 《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

(3).借指荔枝。 闽 徐夤 《荔枝》诗之一:“朱弹星丸粲日光,緑琼枝散小香囊。”

(4).指麝的藏香器官。《文汇报》1991.2.6:“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杀死3头麝才能获取一个香囊,致使麝急剧减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囊(xiāng náng)是汉语中一个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名词,指盛放香料的小袋子或小囊。其核心含义与用途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盛香容器

    指用丝绸、锦缎等织物缝制的小袋,内填芳香草药(如艾叶、藿香、白芷、薄荷等)或香粉、香丸,通过散发香气实现特定功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香囊”的定义为“装香料的小囊,常佩在身上”。

  2. 佩戴与装饰功能

    古代多系于腰间、衣带或帐幔上,兼具装饰与实用价值。如《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载:“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描绘了香囊作为闺阁装饰的用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二、文化内涵与民俗意义

  1. 驱秽避疫

    传统医学认为香囊中的芳香草药可辟秽防病。端午佩香囊的习俗即源于此,《岁时广记》载“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佩之以避邪”。

    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

  2. 情感信物

    香囊常作为定情之物或思念象征。《红楼梦》中黛玉赠宝玉香囊的情节,即传递“贴身之物寄深情”的意象。

    来源:曹雪芹. 红楼梦[M].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形制与工艺考据

  1. 材质演变

    早期为织物缝制,唐宋后出现金银、玉雕香囊。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印证了熏香器具的精湛工艺。

    来源: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编号:新00101540

  2. 药用配伍

    《本草纲目》记载香囊常用药材如“菖蒲、雄黄合香佩之,避百邪”,体现中医药学“闻香祛病”理论。

    来源: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本)[M].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现代应用

当代香囊延续文化符号功能,成为非遗手工艺品(如徐州香包),并应用于中医“衣冠疗法”,通过呼吸道吸收药香调节机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徐州香包项目


权威参考文献直链:

  1.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商务印书馆官网
  2. 法门寺银香囊考古:中国国家博物馆
  3. 端午佩囊习俗:《岁时广记》国家图书馆古籍库
  4. 中药香囊原理:《本草纲目》中华医典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香囊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以下从五个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别称 香囊又称香包、香袋、荷包、容臭、佩帏,是用彩色丝线在绸布上刺绣图案后缝制的小袋,内装香料或药材。其名称因材质、用途不同而多样,如硬质材料(玉、金银)制作的称“香球”,织物缝制的称“香袋”。

2. 历史与文化象征 起源于战国时期,是农耕文化“男耕女织”的产物,承载祈福、辟邪等寓意。古代既是装饰品,也作为爱情信物或身份象征,如《红楼梦》中黛玉剪香囊表达情感。

3. 材质与工艺 •材质:分硬质(玉雕、金属镂空)和软质(丝绸、锦缎)两类。 •工艺:刺绣纹样多含吉祥图案(如花卉、瑞兽),用五色丝线缠绕,兼具审美与民俗意涵。

4. 功能演变 •古代:最初用于提神、除臭,后扩展为节庆佩饰(如端午驱疫)。 •现代:除装饰外,还结合中医药理,装入肉桂、砂仁等药材,可缓解脾胃虚寒等症状。

5. 非遗地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囊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与民俗的结合,当代仍用于文化展示和健康养生。

(如需更完整的诗词引用或历史文献记载,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关备水不及时蔡莽钗帼承槃尺一欻欻黜浮顶真续麻反衍沸稠改点感目苟且官官相为惯曾为旅偏怜客骨利国计国营古人鼓行画叉火车头虎爪板户止讲求讲闻江珧郊尹仅事均拉老问题腊醅亮隔马骝明镜高悬南食俳谐文峭阤暒晏勤俭穷剥绻慕人等三十六物唼嗍沈埋褷褷俟次四方志讼冤隋文帝倜傥不羣文柏无出其右物情无智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