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嫌犯的意思、嫌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嫌犯的解释

[suspect] 嫌疑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嫌犯"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法律术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嫌犯"是"犯罪嫌疑人"的简称,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有证据表明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尚未被法院依法判决有罪的人。该词强调其处于"涉嫌犯罪"的未定罪状态,区别于已定罪的"罪犯"。

二、法律属性与使用场景

  1. 程序性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是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特定法律身份,进入审判阶段后称为"被告人"。其权利和义务由法律明确规定(如知情权、辩护权等)。
  2. 无罪推定原则:在法院生效判决前,嫌犯依法享有无罪推定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其视为罪犯。
  3. 常见语境:多用于司法机关的通报、媒体报道及法律文书中,例如:"警方抓获三名盗窃案嫌犯"。

三、易混淆概念辨析

四、权威来源参考

释义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犯罪嫌疑人"的界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关于无罪推定的规定。相关法律条文可查阅全国人大官方网站发布的法律文本: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803/53c593e29c1c4c37bcee4e047f780e6c.shtml

关键提示:使用"嫌犯"一词时需严格遵循法律语境,避免在未经司法程序的情况下对当事人进行有罪推定,以保障司法公正与公民权利。

网络扩展解释

“嫌犯”是“犯罪嫌疑人”的简称,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因涉嫌犯罪被侦查机关调查但尚未被正式起诉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法律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嫌犯享有以下权利:

3.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4.实际应用场景

“嫌犯”是法律程序中的阶段性身份,体现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如无罪推定)与司法严谨性。其定义和权利在《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需与“罪犯”“被告人”等概念严格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焙造鞭杖笔译补给采薇骖鸾敕宪鍉鍼酬地从服递化地市端丽犯垒封畔俸银符祥狗中亨路轰驾宦场憓征鹄林婚宦祸本火环郊郭家削戒忌静静金衣吉祥止止廊檐了儿骊羊洛川会议闵悼嚙毡钤蓄潜移暗化三寸不烂之舌杓云声列圣相收求输入阻抗宿头淘气鬼藤黄婉慧万死不辞硙碾下本儿香山居士小商品下忠懈弛息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