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会议的意思、洛川会议的详细解释
洛川会议的解释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6*产6*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次会议为实现中国共6*产6*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以及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可靠的政治思想基础。
词语分解
- 洛川的解释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容与乎 阳林 ,流沔乎 洛川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视 洛川 。” 唐 武平一 《杂曲歌辞·
- 会议的解释 ∶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管理*********会议 ∶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特指*********会主教及其他领导人讨论并解决教义、教会管理、教规和其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洛川会议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洛川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旨在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调整战略的关键会议。
一、历史背景
- 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华东相继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 国共合作形势:西安事变后国共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双方在战略上存在分歧。中共需明确自身在抗战中的角色。
- 红军改编问题:根据国共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但出征后的战略方针亟待统一。
二、会议核心内容
- 确立全面抗战路线
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善民生,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形成对比。
- 持久战与游击战方针
毛泽东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决定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强调保持中共在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巩固无产阶级领导权,防止投降主义倾向。
- 军事与组织调整
成立新的中央军委(毛泽东任主席),明确八路军开赴前线的任务,并部署减租减息等政策。
三、历史意义
- 战略转变:推动中共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从正规战转向游击战,为敌后战场开辟奠定基础。
- 政治奠基: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成为指导抗战的政治纲领,强化了党对战争的核心领导作用。
- 凝聚民心:提出改善民生、动员群众的政策,增强了全民族抗战凝聚力。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来源网页(如、4、7、10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指1945年3月在中国陕西省洛川县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参会者包括*********、朱德、*********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计划,提出了争取全面胜利的具体方案。
拆分部首和笔画:《洛川会议》这个词可以拆分为“氵”、“⺠”、“会”三个部首和十四个笔画。
来源:《洛川会议》一词来源于会议地点洛川县的名称,因为会议在洛川县召开,故得名。
繁体:《洛川會議》(注:繁体字中的“會”与简体字中的“会”相同,只是书写形式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无法确定《洛川会议》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因为该词是*********成立后的现代用语。
例句:洛川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在解放战争中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
组词:洛川、会议
近义词:无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